原标题:“十三五”兰州将实施9大支撑工程
确保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050亿元
制图/武亚新
中国甘肃网3月23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记者 师向 东田玥 实习生 刘自新 冯梦瑶) 着力推动大都市、大产业、大枢纽、大物流、大市场、大平台建设,把兰州建成山水城、宜居城市、活力城市和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3月22日下午,兰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十三五”期间,兰州市将实施新区建设、生态建设、交通枢纽等9大支撑工程,确保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05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625元、15750元,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到2017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达到3050亿元,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提到30%以上;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分别达65%、16%、60%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8%以上和5%以上。
●人民生活: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比率分别达到85%、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625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50元,年均增长10.2%。城镇新增就业达到25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参保登记率100%,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5岁。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路、桥、管、网和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建成“139”路网体系,轨道1、2号线一期工程竣工,轨道3号、4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以上;建成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4.5万个公共立体停车位;建成50座以上景观天桥地道,城区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文明程度:“五城联创”取得重大突破,努力争取全国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成功。
●生态环境: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全面巩固提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城市安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桥梁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桥梁建设计划投资387亿元,完成雁白、深安、圆通等黄河大桥的配套工程,建设雁青黄河大桥、古浪大桥,港务区黄河大桥等;修建市区黄河河堤13.8公里,完成53条河洪道整治。
●停车场建设:强化城区改造中对停车泊位的建设,开发建设地下停车场32处,总面积93.83万平方米,13120个停车位。规划中心城区路外公共停车泊位5.01万个,公共立体停车位4.5万个。
●综合管廊:以主城区为重点区域,结合轨道交通、新建道路、棚户区改造、旧路改造建设综合管廊。启动西固国际港务区、三滩地区、城管雁滩地区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管廊建设。
●老城区改造提升:整治改造城区道路及小街巷,到2020年完成53条道路和12座洪道桥梁整治及剩余小街巷改造。对西关什字-解放门路段、东湖宾馆-五里铺路段、武威路双洞子路段、白云观-静宁北路、文化宫-西关等交通瓶颈路段进行改建。改造中央东西通道,将东岗路、庆阳路、西津路打造成具有城市品牌效应的景观大道。
●水电气暖:增建供水设施,解决新区、东部科技新城、边远高坪地区供水问题,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实施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燃气管网改扩建工程,到2020年燃气普及率达到95%。推进热电联产和清洁能源供热方式,到2020年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1%。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全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30兆比特每秒,城市家庭20兆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部分用户达到100兆宽带接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