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收获满满
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并无“前例”可循。
“近几年,省博物馆注重培育具有甘博特色的社会教育品牌,探索出一些适宜的发展路径来。”省博物馆馆长俄军告诉记者,一是紧抓“221”结构家庭,以孩子为核心,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把社会最核心的单位——家庭“请进来”;二是制作主题展板主动“走出去”,把博物馆办到百姓家门口;三是结合临时展览,开展“专”“博”结合的“文博大讲堂”,将更广泛的观众吸引到博物馆来。
这些活动千头万绪,小到为亲子活动购置小礼品,为学术讲座约请专家,为流动外展选主题、画展板、设计路线等等,尤其是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现场组织和管理就愈加具有挑战性。
“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力量是讲解员和志愿者,以年轻人居多,队伍不稳定,只能从制度上着手。”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卢冬告诉记者,亲子活动、学术讲座、流动外展、展览讲解等大都同时开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至关重要。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卢冬实行“组长轮流值班制”,让每名员工都当一回家,全面计划、安排、组织、总结本周工作,从“参与实施者”变为“组织管理者”。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每个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也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集体观念与团队意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博物馆中午与周末不休息、周一休息的作息制度,卢冬还实行了“全勤奖励换休、旺季周一加班补休、放生日假感恩父母”等情意浓浓又有效的制度,让员工主动做高强度的工作。
此外,还通过党员师范引领、推行每周例会、师傅带徒弟等制度,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繁杂社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着力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和素质,形成“良性循环”。
对路的途径,有效的方法,加上一群甘愿奉献的“可爱的人”,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风生水起,赢“赞”无数。
据统计,从2014年起,省博物馆仅举办主题亲子活动就达150余场,吸引3700余名小朋友和1.3万余名家长参与;2015年,省博物馆的观众达185万,其中本馆接待观众150万左右,占兰州市总人口的近40%。这意味着,在兰州,差不多每三个人就有一人进入省博物馆。
未来大有可为
“服务固然重要,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的大幅提升更重要。”俄军分析道,甘肃省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也遇到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文博系统“重物轻人”的观念依然存在,活动执行力参差不齐,还没有形成一股绳、一条心;二是在工作方法上,还停留在教化人的手法和姿态上,设计、策划、开展活动难免僵硬和教条;三是尽管开辟了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场地,经费也由往年的二三万元一跃上升为2015年的百万元,但场地、经费和手段仍然捉襟见肘,“但细究起来,除了场地和经费外,其他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人和人的理念上,在于文博系统的观念还未能跟上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时代步伐上。”
“最大的制约在理念上,博物馆大社教理念。”卢冬也深有同感。
“但发展社会教育不仅是博物馆运营与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也是博物馆在老百姓心目中地位的重要参照和坐标。”俄军告诉记者,“省博物馆将不断去‘机械化’,强化人文意识,用不同方法、手段、渠道和更好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加大社会教育发展力度。”
俄军所言不虚。去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首次将“教育”列为博物馆各项功能之首,明确指出要“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功能“置顶”,使博物馆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对此,甘肃省博物馆早早就着手应对了。“除了延续现有的社会教育活动,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俄军告诉记者,社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更要把博物馆“带”回家,在“润物细无声”中将博物馆文化渗透进每个人的心田。为此,省博物馆依托馆藏精品,已研发出“蓝精灵”系列、“彩陶”系列等50多个系列100多种文创产品,包括立体冰箱贴、书签、茶杯、包等日常生活用品,“就是希望观众在日常使用具有文博特色的文创产品时,勾起对博物馆的美好回忆。”
“利用智慧的手段也不可或缺。”俄军说,尽管甘肃省博物馆以“文字信息+音频信息”展示文物的方式走在行业前列,但依然重在“物”。今后将通过自助研发集成智能系统,从重“物”转向重“人”,海量收集博物馆观众的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对博物馆观众结构、观众参展习惯、入馆频率、停留时长、文物喜好等进行细分,从而对症下药,因人制宜,既更好地保护、展示文物,又“投其所好”地研发文创衍生产品、设计策划更喜闻乐见的社会教育活动,让更多老百姓“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如此,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必将大有可为。”俄军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