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更多的人爱上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举办的亲子活动——“野外考古”现场。(图片由省博社会教育部提供)
本报记者 施秀萍
或是精彩广博的学术讲座,或是广受欢迎的亲子活动,或是深入群众的流动外展……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悄悄“变脸”推出的种种举措,一改以往严肃深奥的面孔,变得格外亲切和蔼,让更多老百姓爱上博物馆并惬意享受着博物馆愈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博物馆也因此成为社会教育的一所理想课堂。
形式异彩纷呈
3月9日,省博物馆“丝绸之路大讲堂”2016年学术讲座第一讲如期开展,中国职业健康与环境卫生促进会甘肃分会的蒋平带来的《珍爱生命,关爱健康》讲座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听了蒋老师的课,才觉得防尘口罩很有必要。”64岁的马兴龙早就是省博物馆的“常客”了,他说:“要是不学习,有时还真不如小孩子知道的多,希望省博物馆继续坚持,多办些这样全民化、有意义的社会教育活动。”
“蒋老师讲的急救知识,对自身和日常工作都特别需要。”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的王岚告诉记者,博物馆作为公共场所,肯定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学会简单的急救知识不仅是职责所在,也善莫大焉。
3月12日,植树节。虽然是个扬沙天,却挡不住家长和孩子匆匆的脚步,他们要去省博物馆参加“心呼吸,萌芽物语”植树节少儿活动。
活动一如既往地火爆。30多人的场地挤了60多人,原计划一场的活动,加到了三场……
类似这样的亲子活动,正是省博物馆一块不得不提的小小“金字招牌”。
2014年,省博物馆依托馆内五大展览,精心策划了贯穿全年的“甘肃省博物馆亲子快乐营系列主题活动”,设置了活灵活现的恐龙拼接、寓教于乐的彩陶制作、神秘莫测的考古发掘、体味古人的简牍书写等项目。
这些活动既让观众知道“为什么”,又能亲自动手体验“如何做”,集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自2014年3月8日启动以来,便广受欢迎。此后,每逢节假日或周末,家长和孩子总会如期赴约,常常“人满为患”。
此外,省博物馆还特别举办盲聋哑儿童专场、“为了山区孩子的新年心愿”,或结合流动外展,将亲子活动送到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地震灾区,让那里的孩子足不出户地体验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亲子快乐;或依据节令陆续推出“羊年塑羊”、“母亲节亲子活动专场”、“唱今朝,迎国庆”等一系列主题亲子活动……
异彩纷呈又广受欢迎的,还有配合临时展览开展的各类有“深度”的学术讲座,还有送进养老院、监狱、戒毒所、厂矿学校等的有“广度”的流动外展,尤其是自2014年起,省博物馆跋山涉水,将流动外展先后送到驻甘空军、武警部队,把传统文化和爱心送到更多、更边远的人民群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