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正文
投稿

甘肃迭部“3·02”纪实:我在达拉林场扑火的日子

2016-03-18 19:35: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陈俊霖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清理烟点

  经过武警战士、森林消防、林业职工和地方干部群众连续多天的奋力补救,到3月9号,火场的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11日,达拉林场的森林明火已经全部扑灭,火灾扑救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开始转入余火、暗火、烟点的清除清理阶段。

  14日早7点,我和同事一起随甘南州领导和武警部队、林场职工一起向63林班进发,到达预定地点的山脚下,发现垂直高度100米左右的山坡中冒出股股青烟,我们派出四个林场职工带着铁锨、消防斧,背上水囊前去清理。其余的人带着铁锨、水囊、油锯开始向山上攀登;一会儿低头弓腰行走在被火烧过的灌木林、桦木林中,一会儿手脚并用攀爬在陡峭的山坡上。脚踩在被火烧过的腐殖层和干极了的浮土中,腾起的草木灰和尘土弥散在空气中,不一会就成了灰头土脸的“土人”。

  63林班的地形就像张开的手臂,两端大的山脊中又有几个小的山脊连在一起,几个坡面都有大小不等的被火烧过的痕迹,在我们从中间的山脊上攀爬,不时地停下来向左右张望,观察是否有冒烟的地方。早上的气温气压低,烟雾匍匐弥散在地面上,被树木遮挡着,不注意的话很不容易被发现。十时许,我们到达半山腰,看到另外一个小山梁上有一个冒着青烟的站干(已经死亡顶端有多腐朽但没有倒伏的树干,类似工厂的烟筒),马上派出了四个职工带着油锯、绳索和水囊前去清除。十一点半左右,我们接近了山脊的最高处,大家稍事休息,拿出干粮和矿泉水补充体力。这时气温升高,山风阵阵吹过,大家很快发现在我们左手边的桦树林和松树林交汇处有两个冒烟点。经过研究,武警战士和林业职工兵分四路,一路从右侧到达山顶沿山梁向下排查,顺便查看相邻林班的隐患;一路沿左侧山梁从上往下排查;另外两路直奔两个冒烟点予以彻底清除,隐患清除后沿山谷从上往下排查。我随一个清除烟点的小组到达冒烟点后,发现是一个朽掉的树根在冒烟,用铁锨斧头劈开后浇水熄火,彻底消除了后患。然后开始顺沟谷向山下排查。

  山谷中的冰已经开始融化,低矮的灌木和高大的松树、桦树交错夹杂生长在一起,我们在泞泥湿滑、荆棘遍布、乱石密布中艰难行走,不时有人滑倒、有人被荆棘扎到手臂。

  到最后实在无路可走,只好爬上右侧坡面,穿过被火烧过的灌丛,趟过没脚的灰烬到达山梁上。没有了树木的遮阴,高山上下午的太阳更是肆无忌惮地照射在身上,只一会儿功夫就觉得脸上的皮肤火辣辣的疼。

  15日,我随局领导和武警官兵、林场职工排查清除64林班的隐患。64林班由三条小的沟系组成,西边的山脊没有高大的松树,多是稀疏的灌木,坡陡路远;东边的山脊基本是峭壁,只能从两个山脊之间极为狭窄的沟谷中进山。领导决定沿山谷中狭窄的通道进山,到达前几天挖好的蓄水坑后灌满水囊,到前面的岔路口兵分两路,按照沟系的大小,一路20人,另外一路40人,分别边走边排查烟点隐患,坚决彻底清除。

  风倒的树木和落石横七竖八堆积在沟底,使本来就极为狭窄的路更加难走;两面的山坡很是陡峭,地表火烧毁了腐殖层,走一段路就会遇到松动的土层和石块从陡坡滚落堆积在沟底;不但要低头看路,还要时时提防不要被落石砸中。从陡坡滑落的碎石土块堆积在一起,有的无热无味,有的刚一走近就有热乎乎的感觉,把手插进松散的土中,热的烫手;可是表面上却看不出有什么异样。这是腐殖层和地下的朽木仍在燃烧的结果。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我们对有腐殖层燃烧的土堆采取隔离周边铲取沙土再次深埋,对刨开后有燃烧的朽木则采取浇水灭火的办法进行处理。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陈俊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