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投稿

甘肃迭部“3·02”纪实:我在达拉林场扑火的日子

2016-03-18 19:35: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陈俊霖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上山扑火

  3月8日。今天我终于可以到火场一线参与灭火了。早上的达拉林场仍然笼罩在烟霾中,空气中弥漫着的烟火气味仍未散去。按照省扑火前线指挥部的安排,6点钟天刚麻麻亮,携带着灭火水泵、铁锨、水囊、油锯等扑火工具的内卫武警、森林武警、森林消防和林业职工3000多人就开始集结,向着火点进发了。隆隆作响的运兵车、指挥车,忙碌而有序的人群汇聚在一起,在烟雾中行进,奔向火点。“众志成城”四个字在我脑海闪耀着,心情激荡,任何灾难都压不倒中国人民。

  我随着林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乘车来到44林班,到了山下就看到有好几个着火点。指挥员对人员进行分组后,队员们就开始逐级启动水泵电机,架设水池,接力输水袋。陡峭的山坡,爬上去又滑下来,手脚并用;尖锐的荆棘,刺穿手套划破了皮肤,无暇顾及;端起水枪对着火头,向着火魔发起反击,无所畏惧。地下的灰烬淹没了消防防队员的双脚,烟灰碳渣染黑了脸颊衣裤,汗水泥水把英俊的小伙子们变成了衣衫脏污的“土人”、“脏人”。经过高海拔紫外线的照射和烟熏火燎,很多人的面孔变得黝黑,只有眼角的皱纹里还保留着皮肤的原色;脸上脱皮;鼻孔、手指缝隙、指甲、鞋里沾满黑灰,消灭掉一个火点后脸上的露出笑容时,白色的牙齿很是显眼。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林班和灭火点的不同声音,传递互通着消息。消灭掉一个火点后赶紧投入到对另一个火点的作战。连续多天的高强度劳作,睡眠不足,大家伙面色憔悴,疲态尽显。

  达拉林场距离省道两郎公路还有约22公里的距离,这里的连绵群山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山势陡峭,初春时节干旱少雨,每天下午四五点就起风了,高山峡谷的风尤其狂野。燃烧的火星随风飞散,可以飘落到近百米远的地方;燃烧的朽木一路滚落,跳跃着引燃了枯叶、灌木,造成火情迅速地蔓延。白天打灭的火经过一晚上的风吹,到了第二天又死灰复燃了,扑火队员与火魔进行着艰苦的拉锯战。

  省政府的领导来了,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领导和专家组来了,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由四级响应升级到了三级响应;省内的森林武警、内卫武警来了,四川省的森林武警也来了,国家林业局北方航空护林总站派出的两架直升机也开始了空中吊桶洒水灭火。兄弟林业局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来了,兄弟林场的青壮年干部职工来了,相邻县的民兵队伍也来了。专业的、业余的;军警官兵、林业职工、地方群众三千多人全都投入到了紧张的扑火斗争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陈俊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