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人民要论)
王永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中等收入阶段的基本特征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8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阶段。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这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提升、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国民财富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水平提升、社会阶层结构由“哑铃型”向“橄榄型”提升、生产生活方式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提升的转型时期。转型成功,就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转型失败,则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从世界范围看,一国经济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会呈现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从中可以看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经济增长进入速度下行期。在中等收入阶段,随着劳动力数量及其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不可再生资源快速消耗,特别是粗放型增长逐步低效化、资本投资收益递减等,必然导致经济增速下行。但增速下行不等于可以放任“失速”。下行而不失速、不失控,才能实现成功转型。二是经济增长进入动力转换期。增速下行的根本原因,是支撑经济增长的旧动力日趋消退,新动力尚未形成。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必须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要注重旧动力的提质增效。三是经济结构进入磨合期。工业化“起飞”、城镇化快速发展后,以扩大规模为主的增长方式和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会逐渐滞后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新旧产业结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加之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供给侧矛盾越来越突出,需要加快调整变革。此外,中等收入阶段还有其他一些共同特征,包括:经济发展成本进入上升期、企业结构进入重组期、金融资本形态进入创新期、自然生态环境进入修复期、城乡区域空间结构进入重构期、社会收入差距进入分化期、社会阶层结构进入重组期、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国际市场竞争进入磨合期等。
可见,一国在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跃升的过程中,普遍会遇到“转型烦恼”,而且不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城乡发展不协调、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生态环境失衡等。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转型发展,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发力,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转型发展的中国优势
我国“十三五”以至更长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转型发展,即在转型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实现转型,从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我国有充分的优势和条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拓现代化发展新境界。这些优势和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转型期通常是各种社会资源分流、各种社会力量分散、各种社会思潮分歧、各种社会组织分化、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时期,客观上需要强有力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无私无畏造福民族和人民的崇高品格、强大的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勇于改革创新的坚强意志和丰富的执政经验。所有这些,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思想、组织保证。
独特的社会制度优势。社会制度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其核心要义是平衡协调效率与公平、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和社会制度的合理成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改革了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结合新的国情和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通过广泛深刻的改革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制度优势,能够较好地协调社会利益、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经济社会高效运行和有序发展。这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转型发展的社会制度基础。
厚实的发展基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文化影响力也有了新的历史性提升。这些发展成就为继续推进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差距大、互补性强,区域发展空间广阔,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发展韧性和回旋余地大。这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深邃厚实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齐心协力追求美好梦想的强劲动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多民族国家,近现代以来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更趋广泛深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广阔、海纳百川,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坚持走自己的路,又勇于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借鉴别国发展经验。这为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