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头条  >  解读  >  精准扶贫
投稿

甘肃布楞沟:“崖边”之变

2016-03-12 09:39:45 来源:新华社 作者: 责任编辑:薛丁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甘肃布楞沟:“崖边”之变

  新华社兰州3月10日电(记者 肖正强)在20岁的马海龙看来,这个被称为布楞沟的“崖边”村以前让人看不到前途:群众住在崖边,勉强温饱的日子也过得如临深渊。只上过小学的马海龙15岁就开始在兰州的餐馆打工。如今,当地的扶贫项目给了他脱贫致富的希望。

  3月初,记者见到这个东乡族小伙时,他打算留在家帮父母喂羊。去年他家通过双联行动贷款20万元,自家的3座棚加上租来的9座棚,一共养了200多头羊。

  东乡人擅养羊,3年前马海龙一家却不敢奢望能养这么多。村里养羊最多的马建英家也只有16只,“人都没有吃的水,哪顾上牲口!”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是东乡族的主要聚居区,严酷的自然环境是当地脱贫最大的“棱坎”。从马海龙记事起,父亲每隔几天就赶着毛驴去沟底驮水,往返两趟能灌满一缸,够全家人用三四天。家里只有二三头羊,“饮羊用的都是洗碗水。”

  以前,村民们要赶着毛驴去13公里外的洮河驮水,往返一趟要4个小时。后来路拓宽了,遇到沟里没水的时候,村民还得用农用三轮车去拉,“1立方米水5块钱,拉回来运费得100多块钱”,去年“退休”的村支书马占海说。

  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当地干旱缺水,黄土祼露,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倍。仅有68户的村庄,人口超过资源承载力临界值9倍。

  “崖边”之变始自2013年。中西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为布楞沟送来了自来水。有了水,救活了“干渴”的村庄。

  “通了自来水,能养更多的羊了,可手里还是没钱”,马海龙说。

  另一项“输水”工程也“来水”了。2013年起,东乡县被列为甘肃“1236扶贫攻坚计划”7个试点县之一,村民可以通过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和资金互助社等途径获得发展资金。马海龙一家通过双联惠农贷款将羊群扩大到200头。

  村里道路难行,要把羊卖出去也是难事。马海龙过去出村要靠步行,踩着几十厘米厚的溏土走到沟底,再爬上对面的山梁才能到公路边。10多年前,一位村民不慎摔伤,7名青年抬着他,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抬上山梁。

  在东乡县,29万多群众散居在1750条梁峁和3083条沟壑中,布楞沟是其中一条,生存环境恶劣。

  对口帮扶东乡县的中石化集团捐资2000多万元硬化了通村的道路,几代人的“相思”路终于打通,办成了扶贫资金“大水漫灌”难以办成的事。

  “上去个高山望平川”。3年来,这个村子发生了巨变。村民们从低矮破旧的老屋搬进了统一规划的“新农村”。自来水、硬化路、电网改造、就医、上学、扶贫贷款等,让布楞沟彻底改头换面,人均纯收入增加1倍,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有了奔头。

  马海龙家明亮的砖房、全新的沙发、整洁的土炕,他正盘算着今年新盖几座暖棚,扩大羊群,把羊肉销到更远的地方去。

文章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薛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