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展望十三五宏图“五区建设”重装启动建设小康社会
榆中聚力跨越发展勾勒美丽新图景

榆中县夏官营镇彭家湾村村民王蕊看着自家丰收的大棒子玉米喜笑颜开

青山如画

载歌载舞喜迎新生活

村民们脸上满是笑容
阅读提示
用新理念谋划发展,五年来榆中县深入实施“1235”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各种困难,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5.37亿元,实现了翻番,年均增长15.86%,高于全省、全市年均增长速度。人均生产总值由9456元增加到19260元,年均净增1960元。五年来,榆中县深入实施“双联”、“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落实省上“1+17”、市上“1+21”精准扶贫方案,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0.27亿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326个,实现整村脱贫的贫困村达到146个,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2.93万人减少到0.8万人以下,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33.82%下降到2.09%,实现整县脱贫。特别是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3:53:24调整为18:28:5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在1.7亿公斤,高原夏菜、中药材、百合、马铃薯、双垄沟玉米、舍饲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用新思路破解难题,未来五年里,榆中县将按照“15355”发展思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为突破口,优化功能布局,推进精准扶贫,促进经济转型,改善基础设施,狠抓生态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开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届时,榆中县生产总值将达到1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将累计达到780亿元,年均增长10%;一般预算收入突破7亿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930元、12590元。经过五年的努力,榆中将成为兰州城市东拓的承载区、全省商贸物流集聚区、生态旅游富集区、新兴优势产业示范区、人居环境理想居住区。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十二五”期间榆中全面深化改革风起云涌,全方位开放格局不断扩展,全力推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在新的时代坐标系中开拓出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广阔空间。
展望未来五年,榆中县经济发展有筹谋、有深思、有远见,在“十三五”开局之年,“15355”发展思路让榆中未来发展脉络清晰可见……1月20日,提交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明确了2016年的工作任务。
纵览报告全文,囊括的是榆中过去一年,遭遇国际市场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挤压,经受贸易融资风险和持续干旱的双重冲击,实现稳增长的攻坚精神和奋进作为,涵盖的是榆中未来一年,面对发展新任务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创新举措。
对榆中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县政府述职汇报的成绩单,更是一份精心谋划的任务书和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