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灿
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大陆的商贸通道,东、西方的各种物产通过这条大通道进行交换;贸易又带动了沿线各地经济的兴旺和发展,使之成为东西方物产、技术及文化交流的繁荣经济带。历史上,丝绸之路为何能兴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关键是蕴含其中的丝绸之路精神。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潮流的新时代,我国倡导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的创举,对推动人类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独特价值和意义。
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精神。丝绸之路这一亚欧大通道绵延数万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国家、地区和民族通过公平贸易达到经济上互补互利的目的。一些游牧民族用马、牛交换中原绢帛的绢马交易、交换中原茶叶的茶马互市,就是这条经济带上互通有无、互补互利的活动。尤其是丝绸贸易带动了沿线许多行业的兴盛和发展。比如,位于这条经济带上的新疆喀什,西汉初只有1510户,由于处在丝绸之路南北两线会合点上,开设有经营丝绸等的“市列”,至东汉末发展到2.1万户。互通有无的贸易使各国在经济上达到了互利互惠的目的,远胜于使用战争手段掠夺别国财物的野蛮发展方式。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都愿意选择互利互惠的公平贸易来发展自身,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得以长期繁荣的原因,也是对暴力野蛮发展方式的摒弃。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互通有无、互利互惠之路,今天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依然传承着这一精神。
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精神。汉代以后,西方与中亚各个国家和民族往返于中国的君王、使臣和商旅队伍在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他们带来当地的土特产、奇珍异物和友好亲善,带走绢帛丝绸等和中国的深情厚谊。这充分体现了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各个国家和民族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加强了友好关系。中国历代王朝对丝绸之路沿线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和亲”政策,更加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平等亲情关系。各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所期待的国家关系。在这种和睦关系感召下,各国都愿意为维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繁荣作出贡献。这种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远胜于历史上一些大国恃强凌弱甚至以殖民方式称霸世界的发展模式。古代丝绸之路是这样一条和平友谊之路,今天的“一带一路”显然也是这样的道路。
文明交流、彼此认同精神。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物产交换之路,也是一条科技和文化交流之路。约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种桑养蚕缫丝工艺开始传入西方,公元8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入西方,其后是火药、罗盘针、印刷术相继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此外,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礼义诚信等思想和经济生活中的契约文化等,也影响到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和民族。印度的佛教由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并在沿线留下了库车克孜尔千佛洞、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众多佛教石窟。罗马的景教(基督教)、波斯的摩尼教等在唐代时传到中国。对外来的宗教及文化,中国采取兼收并蓄的包容态度,择善而从,最终将其融入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彼此认同吸收之路。今天的“一带一路”也不仅仅是一条经济交往之路,还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繁荣的历史启示人们,只有秉持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文明交流、彼此认同精神,各个国家和民族才能互利共赢、和谐相处,才能真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间正道,是人类发展、繁荣、进步的光明之路。今天,“一带一路”建设传承的正是这些精神,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
(作者为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