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投稿

【新长征】万里长征自此行

2016-01-14 15:59:5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文良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新长征故事”征文大赛

  作者:唐宋清客

  每次听历史老师讲长征,他那眼神之中,有激动、有无奈、也有豪迈,总是饱含感慨。或许是因为这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史,本身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思考,那雪山草地如同一块试金石,打磨出了革命志士的毅力,打磨掉了投机者的怯弱,也打磨出中国未来的锦绣前程。但这一切,都绕不开赣南那片红色的土地,尤其是于都县的那条河。

  每当老师讲到红军深秋渡江的时候,都会放上一段《十送红军》的赣南调子。在这歌声的浸润下,重访于都河的长征起点,从走长征路,去触摸志士们的中国梦,就如同一枚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越长越大。

  读大学后,有幸参加了近代史研究会组织重访长征路的活动,第一站便是赣南福地、长征起点于都县,那里是志士们万里逐梦的起点。想着那很早就种在心中的种子,此刻终于要出果实,感觉兴奋极了。下车后没顾上休息,我便直接到位于县城东门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当时正值傍晚,一江清波荡漾在漫天红霞之上,场面十分美丽壮阔,和风徐来,夹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如此宁静美妙的景象,不禁让人沉醉。到到当年红军渡河码头边,看到杨成武将军题写的“长征渡口”四个苍劲大字,我的思绪才慢慢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岁月。1934年的那个深秋,于都河畔夜色茫茫,寒风萧萧,八百多条用作浮桥和摆渡的大小船只,摆满了广阔的河面。蜿蜒如龙的火把,就如同今夕的朝霞,映红了于都河水。苏区人民洒泪惜别十里相送,雁阵惊寒,战马嘶鸣,惊落了中央苏区成千上万亲人的眼泪!这一刻千千万万老区百姓,再也抑制不住离别的伤感,一声熟悉的赣南长调,渐渐的响起,如同一阵飓风,顷刻之间,吹遍了于都的每一个角落:“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声音不仅激励了红军将士,更是激励着一代代的后来人。只要有红军的地方、有离别的思绪,这歌声总会情不自禁的从心底腾起。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当时在场的叶帅,多年后仍然对当时的事情记忆犹新。1962年建军节为缅怀当年到此的战友,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时,叶帅写下了一首名传千古的七绝,“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建军纪念日怀战烈》)”。当时刘伯坚奉命随项英、陈毅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战斗,因此不用随队伍渡河长征,叶剑英正任中央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是长征的主力之一。当时根据地的情况是非常严峻的,长征的前方,更是充满了许多未知数,他们身上都肩负着关系到中国革命未来的重任。两位生死与共的战友,此刻不得不分离,看着瑟瑟寒江,深秋相送,不禁有些凄凉悲壮之感。正如当年易水河畔,深秋击筑的高渐离送别荆轲一样,虽然有万分不舍,但是为革除暴政,解放全国,即便此去是马革裹尸,亦无悔无憾。虽千万人,吾往矣。

  大梦未圆身先死,诗中所言,竟一语成谶。长征第二年春天,刘伯坚不幸受伤被俘,虽然敌人用尽千般手段,也没能改变他那一身傲骨,更未能冷却那一腔热血,17天后刘伯坚就义。虽然这首诗是在写刘伯坚烈士,其实何尝不是在写千千万万的于都参军子弟和当时的老区群众。红军离开于都时,十万多人支前参战,其中六万于都儿女加入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一万六千多人。国民党占领于都后,对这里的群众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和打击,尤其是那些参加并支持红军的人家,更是饱受摧残。但是赣南人民就如同这里的土地一般,虽然历经风雨洗礼,但那骨子里的红色,却是越来越深邃。走在这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感悟到了不止是风烟壮阔,也有禅机智慧,此生百年,每个人都经历着自己的长征。只要有前进的方向和披荆斩棘的理想,未来就一定同这于都河水一样,由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巨浪,最后得入沧海。

  后来有与组员探寻了很多当年苏区的遗迹,了解到很多红军的轶闻故事。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看到当年那个艰苦卓绝的岁月留下的影子。我不禁问自己,到底是什么东西有这样的伟力,能让这里的点点星火形为燎原之势。来到位于于都的毛主席曾经工作的地方,看出那些微微泛黄的资料,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是梦想,是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梦想。正是因为这个梦想,那些志士面对日寇的残暴、反动派的凶顽的时候,显得是那么的从容和坚定。凄风苦雨之后,最终得见阳光彩虹。

  当下我们正为实现新时期的中国梦而努力。就像当年建立新中国的梦想凝聚无数仁人志士一样,今天的中国梦也一定能够凝聚所有中华儿女的力量,共同开启党和国家的新纪元。于都,当年志士们长征逐梦开始的地方,接下来我们要从这里出发,沿着志士的脚步,寻觅当年的那个中国梦。知史爱党,借鉴先贤的智慧,相信在未来中国梦的路上,我们会走的更加稳健。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张文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