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三农 正文
投稿

庆阳环县农民互联网上看行情 土特产走向海内外大市场

2016-01-05 08:53:52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作者: 责任编辑:赵凌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行进陇原-三农故事

  原标题:环县农民爱上了互联网

  通讯员 李文

  冬日的环县,当群众间谈起今年种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除了常规种植的玉米、黄豆外,还增加了红小豆、小绿豆、燕麦等小杂粮。提及原因,“互联网上看的信息,行情不错。”村民如是说。

  因盛产荞麦、糜子、洋芋、燕麦等优质土特产,环县有“中国小杂粮之乡”的美誉,但由于交通基础薄弱、市场信息闭塞,土特产长期以来“走不出去”。

  去年,环县通过联合阿里集团,并与京东集团取得合作,建设乡镇服务站与村级服务点,共同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同时积极在拓展传统原生态产品上下功夫,原本是农村人烧炕做饭的柴火葵花秆,在电商的带动下也走向了市场,每亩葵花可以增收500多元;山里野生的“地软软”借着电商也在全国各地热销,成为群众增收的另一渠道。

  环县木钵镇罗家沟村村民罗军民,闲暇时经常会翻翻手机上上网,看看新闻,了解一下农作物的市场行情。有一次他看到“环县红小豆搭乘互联网快车漂洋过海到韩国”的消息后,便寻思着:“红小豆的前景很不错,一定要腾出几亩地试种。”

  和罗军民一样,去年以来,环县很多群众都受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这两个新生名词的熏陶。赵小掌村村民赵陇洲办起网店已经三年了,三年来,他带头在本村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一百多户,种植各类小杂粮两千多亩,这些小杂粮都在搭乘着互联网的快车走向全国各地。

  现在,赵陇洲正在拓展种植市场,采取“订单+农户”的方式,将种植面扩展到环县各个乡镇。同时,他还积极引进新品种,引导群众种植,产后订单销售给他的电商企业。毛井乡村民敬善邺去年就试点种植了赵陇洲新引进的藜麦,“很不错,计划明年还要多种几亩呢。”敬善邺说:“自家地里种的土特产,通过无形的互联网,一下子就出现在了全国十多个省市的‘饭桌’上,真是不可思议。”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责任编辑:赵凌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