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台县:“六个一”培育文明乡风
近年来,甘肃省高台县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成风等陈规陋习,坚持“破”“立”结合,通过建设“一馆一会”、狠抓“一带一宣”、打通“一破一立”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工程,不断建强新风阵地,丰富约束引导载体,加强典型示范引领,狠抓陋习集中整治,持续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动力。
“一馆一会”建设阵地
“别看这两个馆子小,内容却不少!”近日,宣化镇新建的清廉家风馆、湿地生态馆在乐三村开馆,吸引不少村民驻足参观。
新建的“两馆”由乐三村闲置的一栋杂物间改建而成。清廉家风馆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收录了6名古代名人、16名共产党员的好家风好家训、乡贤名人故事以及13个反面典型案例。而湿地生态馆,则通过壁画、模型、灯箱和图片等形式,生动、逼真地反映了黑河湿地的现状、西部生态的脆弱和生态保护的必要性以及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效。
乐三村村委会副主任许天龙说:“‘两馆’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促进生态文明、乡风文明建设,营造人人爱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近年来,高台县建好乡村“文明馆”,大力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程,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遗址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村史馆,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展示,吸引广大群众及少年儿童在参与中形成情感认同,进而成为群众自觉遵守的“软约束”。
高台县还成立乡村“文明会”,在全县136个村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婚丧事宜操办流程、指导标准和罚则情形,从宴请范围、酒席标准、活动时限等各方面做出细致、翔实的规定,消减区域习俗差异。
“一带一宣”营造氛围
“要再多的彩礼有啥用,女儿过得好不好还不是看女婿家里的经济状况!”2018年,高台县刚开始抓移风易俗工作,赵文忠还是骆驼城镇果树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当年女儿出嫁时,他没有收取男方一分钱彩礼。
“赵书记家里条件并不好,但他作为党员干部,给全村做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了后续工作的开展。”果树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震说。
党员干部是移风易俗的“排头兵”。该县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把他们执行相关纪律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或年度工作总结必须报告的事项,把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引领社会新风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倡导和践行文明新风的表率。
同时,该县还注重抓氛围营造促文明意识提升,多种形式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县、镇、村三级志愿服务队上下联动,全县328支志愿服务队、约1.4万余名志愿者长期活跃在城乡传播文明新风。把传统节日作为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的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开展“移风易俗集体婚礼”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力培育新乡贤文化,邀请优秀基层干部、乡村教师、退伍军人、文化能人、返乡创业人士等新乡贤走进讲堂、走上舞台进行现身演讲演说,教化乡邻、淳化乡风。
“一破一立”强化抓手
走进巷道镇东联村的仁爱社区,小区内道路宽阔整洁,广场上一条条醒目的村规民约引人注目。前两年,村上通过会议协商、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方式,制定村规民约。“自从有了村规民约,村里闹事的减少了,环境干净整洁了,大家办事都有规矩了。”对于村规民约带来的变化,村民胡兴国深有感触。
去年10月,张掖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东联村也严格采取居家隔离的措施,但村民们的一些举动却让村党总支书记胡宗仁心里暖暖的。
村里有两户人家的老人去世了,家属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没有举办宴请,只是邀请亲朋进行悼念;36岁的朱建磊免费给各个卡点的志愿者送了150多份饭;43岁的朱兴海远在新疆创业,却给村里转了5000元……
“在村里工作30多年,感觉村民的凝聚力是越来越强,遇到困难,总能有村民站出来,为村里发展贡献力量。”胡宗仁说。
近年来,高台县坚持“一破”,专项整治破歪风陋习。制定下发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治理农村红白事宜大操大办等行动方案、任务清单,压实各镇、各相关部门责任;建立推动移风易俗联席会议制度,跟进落实整治工作;指导全县所有行政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用群众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将勤俭节约、移风易俗、孝老敬老等写入村规民约,定期召开评议会,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教育、曝光,倒逼群众摒弃陋习;将村规民约遵守情况与巾帼家美积分超市、道德银行等奖励指标挂钩,正向引导村民改变陈旧观念、破除传统陋习。
坚持“一立”,培树典型立新风标杆。秉持“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思路,把培树道德典型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载体,广泛组织开展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通过评星挂牌、表彰奖励,给群众树榜样、给家庭定方向。探索建立道德典型礼遇关爱机制,从邀请出席重大活动、纳入县级慰问对象等方面进行常态化尊崇、关爱礼遇,在全社会树立了“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
相关新闻
- 2022-01-26甘肃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
- 2022-01-26甘肃:明确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 2022-01-26甘肃:“三下乡”暖民心
- 2022-01-26甘肃统筹6.5亿元用于教育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