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甘快看】临泽:废旧地膜变废为宝 农户“获利”土地“收益”

21-11-15 17:0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农户捡拾废旧地膜

  近年来,临泽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加大以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动绿色生态农业高效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沙河镇化音村,看到四社农户宋正举正在和周边农户一起对地里的废旧农膜进行捡拾。宋正举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16亩制种玉米,趁着冬灌之前农闲时间对地里的废旧薄膜进行捡拾,收集起来后送到回收站兑换新膜,既把环境治理了,旧膜换新膜又节省了一些资金,是个互利双赢的事。

  在蓼泉镇蓼泉村废旧地膜回收点上,一辆辆满载废旧地膜的电动三轮车、农用车正等待验收、称重、卸货。谈及废旧地膜回收,正在交售废旧地膜的蓼泉村村民安学健告诉记者,以前废旧地膜除了烧就是翻到地里,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造成土地板结,如今废旧地膜“变废为宝”,解决了“农业垃圾”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农户用废旧地膜兑换新地膜

  “你看,我这一车是从家里40亩地捡拾的地膜,现在趁着冬闲捡拾回来用旧膜兑换成新膜,来年开春就可以少买几卷。”安学健说。

  据回收点负责人安玉芬介绍,她从2018年开始在回收点负责回收废旧地膜,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通过持续落实废旧农膜“以旧换新”的惠民政策,她所在的回收点回收的废旧地膜也从第一年的80多吨提升到了去年的160多吨,农民捡拾地膜的积极性正在逐年提高。

  “现在农户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一年比一年交的多了,今年肯定也比去年只多不少。”安玉芬说。

  临泽县把清理整治废旧地膜为主的“白色污染”作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微信、QQ等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广泛宣传废旧地膜残留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危害、废旧地膜回收资源化利用和促进农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导农民群众选用高标准地膜,大力倡导“地膜增产增收、残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按照“县有加工企业、镇有回收站、村有回收点”的目标,建成“十有标准”的废旧地膜镇级回收站24个、村级回收点47个;扶持2家地膜生产企业,完善废旧地膜加工生产线,加大废旧地膜回收力度,加工废旧地膜1200吨,生产塑料颗粒120吨。至目前,回收废旧地膜1880.83吨,回收利用率达84.95%,回收废旧棚膜1010.03吨,回收率为98.45%。

  通讯员 汪永凡 邹世强 勾媛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快看·疫情防控最美有你(69)】兰州社区防控志愿者群像:他们都是奔跑的人 【甘快看·疫情防控最美有你(69)】兰州社区防控志愿者群像:他们都是奔跑的人
  • 生态文明利在千秋——成都、兰州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见闻 生态文明利在千秋——成都、兰州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见闻
  • 《读者》特刊,收藏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读者》特刊,收藏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 平凉市泾川县柿柿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在晾晒柿饼 平凉市泾川县柿柿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在晾晒柿饼
  • 兰州小学生黏土作品向抗疫工作者致敬 兰州小学生黏土作品向抗疫工作者致敬
  • 陇南市武都区祥宇油橄榄公司橄榄油直播销售全国各地 陇南市武都区祥宇油橄榄公司橄榄油直播销售全国各地
  • 平凉体育运动公园项目三座场馆主体结构已经成型 平凉体育运动公园项目三座场馆主体结构已经成型
  • 临夏州临夏县土桥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 临夏州临夏县土桥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康县党员干部群众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六
2   【甘快看】民乐:聚焦“三个联动”打造
3   【甘快看】礼县:防疫复工“两手抓”
4   【甘快看】灵台:王队长的“创新经”
5   【甘快看】漳县:促进农业发展 推进乡
6   【甘快看】临泽:废旧地膜变废为宝 农
7   【甘快看】庄浪:拓销苹果助振兴
8   【甘快看】康县:魔芋喜获丰收
9   【甘快看】武都:聚焦特色产业“新发展
10   【甘快看】礼县雷坝镇:“菜篮子”鼓起
11   【甘快看】庄浪:描绘城市新画卷 奏响
12   【甘快看】华亭:“新农人”挑起乡村振
13   【甘快看】瓜州:聚焦惠民工程 增进群
14   【甘快看】漳县: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项目
15   【甘快看】临泽:细化措施稳企业 跟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