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南丰镇:“红色+绿色”乡村振兴有特色
通讯员 李得义 王国泰
今年以来,南丰镇突出“红”的底色、“绿”的特色,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条主线,坚持责任落实不松劲、政策落实不断档、工作落实不懈怠,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把握乡村振兴总要求“强学习”
始终坚持以“三农”思想为指导 ,推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关键任务,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深入学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意图、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努力学懂吃透精神,切实把学习效果体现在谋划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上,确保各项工作方向不偏、行动不缓、效果不减,推动乡村振兴起好步开好局。
强化乡村振兴主心骨“优党建”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探索实施“党建+基础达标”模式。高质量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达标工作,着力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创新党员设岗定责、评星定级、先锋指数创评、星级争创等管理机制,创建“南丰镇祁连山冷凉经济产业带片区党委”,实施“健康党建”书记项目,推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持续增强。大力打造炒面庄村、黑山村2个“乡村振兴红旗村”,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3个,建成227沿线村标准化示范点8个、党建文化广场5个,行政村标准化党员活动阵地实现全覆盖。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改薄倍增”行动,1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积累均达到5万元以上。通过“村党支部+产业型党小组”“党员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建立完善产业型党小组20个,培育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典型6个,培树党员致富典型26名,让群众在致富路上有人领头、有人带路。
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兴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南丰镇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把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结合全镇“一轴三带”特色产业布局,创新推出“1+1+N”产业发展模式(即:支部引领谋产业、村干部示范抓产业、党员带头兴产业)。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全镇集中流转土地9万亩,中药材、马铃薯、饲草种植面积分别达5万亩、1万亩、3万亩,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已占全镇种植面积的75%以上。大力发展畜牧业。统筹“牛羊下山”工程,按照“种草养畜、减畜圈养”生态养殖模式,种植优质饲草3万亩,建成千亩以上连片种植示范基地11个,建成养殖专业合作社18个,带动全镇发展养殖120户,畜禽饲养量达5万头(只)以上。按照“一村一块田”的发展模式,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整理高标准农田1万亩,建成黑山、沟湾“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示范项目2个,加快构建“一村一业”“连村成片”“集群成链”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建设乡村振兴美丽家园“保生态”
乡村振兴,保护生态是根本。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牛羊下山”工程,清理畜棚畜圈2000余平方米、拆除违建设施6处,禁牧区内2.6万头(只)牲畜全部清理下山。大力实施国家公园浅山区植被恢复与绿化提升项目,完成退耕还林0.6万亩、造林绿化0.4万亩,祁连山浅山区水源涵养补给功能不断增强。全面打响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扎实开展“六改”“四清”“四禁烧”行动,集中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张扁高速沿线坟墓清理、拆旧除危和“大棚房”专项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5个,新建行政村公厕12座,改造户厕521座、土炕680铺,“清洁村庄”创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面完成炒面庄整村风貌改造任务。围绕“一区两路三河十六村”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和环境卫生保洁,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相关新闻
- 2021-09-23漳县:城乡融合发展 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1-09-22渭源:“药食同源”新模式 “乡村振兴”新动能
- 2021-09-22【小康圆梦·看甘肃】漳县:山核桃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9-22【小康圆梦·看甘肃】武都: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