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打造“四新”发展新引擎 推动乡村振兴新跨越
通讯员 柳永伟
谈街村位于庄浪县东部的永宁镇,该村辖6个社601户2627人,总耕地面积6003亩,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2户723人,贫困发生率为26.46%。近年来,累计脱贫173户76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零,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4550元增长到2020年7204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开展以来,谈街村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先行、基础跟进、环境提升、治理有序”的乡村振兴好路子。
产业兴旺为核心,培育富民产业“新引擎”
围绕“牛、草、劳、薯”四大产业,充分发挥其他辅助区域优势产业,精准定位发展,创出了一条富有本村特色的富民产业之路。牛的势头更“旺”,大力发展以牛为主的养殖产业,形成了“自养+代养+联合养+入股养”四种模式,截止目前全村牛存栏量达到380头,猪存栏量1200头,中蜂存量200多箱。草的效益更“好”,以庄浪县顺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引头雁”,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实施全村撂荒地处理力度,盘活闲置耕地700亩,引导种植饲草玉米300亩、紫花苜蓿200亩,同时种植万寿菊100亩。劳的口袋更“鼓”,依托鑫诚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劳动力20人,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14个,劳动力技能培训300人(次)以上,对外定点宣传就业岗位15家,每年输转务工人员700人次,人均纯收入1.7万元,进一步发挥了劳务创收“稳定器”作用。薯的市场更“广”,以庄薯3号、4号、青薯7号、陇薯9号优先籽种为主,引导群众种植马铃薯1000亩,积极实施“合同订单制”运行模式,与县农发公司、宏达淀粉厂签订保底收购订单合同,保证产后销路和稳定收入。
人才振兴促活力,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狠抓村级人才队伍建设,分类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全村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0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获证人员150人次,培育“三个带头人”7人,新型经营主体5户。今年,谈街村将继续把村级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计划建立1支农业实用技术服务队伍,继续从返乡青年、致富能人中培养创业致富能手7名,完成劳动技能培训7名,新培育家庭农场2个,产业大户3个,技术能手3个,职业农民14个。
乡风文明为抓手,引领乡村治理“新时尚”
在人员密集处建成一处30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配套文体、乡村舞台、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等附属工程,并深入挖掘本村文化资源,修建党史馆和民史馆1处,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思想观念,夯实便民文化娱乐阵地,组织开展自乐班文化活动10余次,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厚植了道德文化,更打造了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提振了发展精神。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常态化管理机制,制定完善村民规约,组建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道德评议会、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等各种群众组织,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共事务管理,让群众当好决策者、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生态宜居为契机,着力改善环境“新格局”
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加强乡村治理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性工程,持续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全域环境“绿美净”全域工程。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拆除废旧院道9216平方米,残垣断壁320米,修建围墙350平方米,整治废弃麦场1处9200平方米,建成行政村公共厕所1处,改造户用厕所88座,累计改造户厕360座,新建公路沿线围墙575米,垃圾分类收集点2处,建成镇级污水处理站1处,配套污水集中收集管道2700米,选聘公益性岗位及护林员23名,从面源上治理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配套建成了文体广场、乡村舞台、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各1处,硬化村社巷道15200平方米。紧盯水电路房田网基础短板,对主街道老化人饮管道进行了重新铺设,累计改造人饮管网93公里,完成农电线路改造9处,农村危旧房改造4户。对原计划街道两边破损人行道进行铺设板砖,改造老旧排洪渠、下水管道1.8公里,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绿化亮化扩面提标突出。在面山引龙山栽植油松、山杏、云杉7500余株,公路主干道S220沿线补栽行道树1200株,新建村级活动中心广场花坛3处22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盏,建成休闲凉亭1座。
治理有效为保障,筑牢村级管理“硬支撑”
融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全力推进“四抓两整治”。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12名,考录专职化村党支部书记1名,大学生村文书1名,充实村级后备干部5名,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提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水平,充分利用甘肃党建APP、学习强国媒体学习平台,持之以恒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20余次,村“两委”成员撰写学习笔记1.2万字,心得体会3篇,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相关新闻
- 2021-09-23漳县:城乡融合发展 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1-09-22渭源:“药食同源”新模式 “乡村振兴”新动能
- 2021-09-22【小康圆梦·看甘肃】漳县:山核桃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9-22【小康圆梦·看甘肃】武都: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