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张掖:戈壁多彩稻田 描绘乡村振兴
沿着甘新公路往北走4公里处就是张掖市乌江镇的万亩农田,绿油油的农作物一眼望不到尽头。公路西侧种满了瓜果蔬菜,田地里插立的红色铁牌上“港澳蔬菜供应基地”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公路东侧则是一副巨幅彩稻画,农民驱牛耕田样式的图案惟妙惟肖,这便是乌江镇“新河田园综合体稻田大地艺术景观区”项目。景观区内的彩色水稻画,便是今日的主角之一。这里也是乌江镇以水稻作物为依托的产业振兴示范基地。
彩稻俯视图 (赵建淼提供)
产业振兴之新河田园综合体
项目负责人赵建淼迈着大步走向示范园中的特色水车景点处,边走边说:“不得不说我们这个乌江镇田园综合示范园还真是甘肃地区独一份儿,高标准水稻种植,加上渔稻共生的生态系统,经济生态两不误!”
新河田园综合体示范园主要是以现代农业建设为核心,以农事活动为基础,沿着甘平公路和兰新铁路两条路线,打造的彩稻网红景点区、渔稻共生区和乌江大米的规模化种植区。它是乌江镇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是集创意农业+生态科普+农业种植+乡村休闲为一体的丝路水乡农业示范区。
“从2020年10月份动工,到今天7月15日,短短的9个半月建设完成示范园,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很多的困难。”质检科科长韦志刚说,“你们别看这条小河现在还挺美观的,原先这里都是臭水沟和荒地,都是我们工人用挖掘机一铲子一铲子挖出来的,有时候怕挖掘机陷到湿泥里,通常都得先填再挖。”
考虑到土质盐碱化问题比较严重可能会影响水稻的发育,工人们在稻田四周开挖边沟,每垄田开挖“宽沟深槽”,不仅能使盐碱随水流出,还能将盐碱水汇入宽沟里进行渔业开发,形成良性循环系统。如此便为水稻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就这样,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的乌江小镇,利用依傍黑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冲破了“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在人们眼中的“茫茫戈壁摊”种出了优质水稻。而乌江镇的水稻种植,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它早已养育了乌江镇土地上好几代人。
水稻基地图片 王硕/摄
28粒“救命稻种”的前世今生
“要不是新沟村老乡家保留的28粒种子,种植了一千多年的乌江水稻可能在十年前就销声匿迹了!”乌江镇党委书记张玉宝望着眼前的水稻基地感慨说。
据地方志记载,乌江稻米从唐朝就开始种植,到了明清时期就成为了皇家贡米,明代诗人郭绅的诗句“甘州城北水云乡,每至深秋一望黄”说的就是乌江大米水稻丰收时的景象。新中国成立后,乌江稻米在国家政策扶持之下,一度健康快速地发展。在1995年被商务部前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然而,2000年黑河开始实行分水制后,张掖市大力推进节水农业。一方面由于排阴治碱项目使得地下水位降低从而水田变旱田,农户只能放弃种植传统乌江水稻转而种了杂交玉米;另一方面由于其经济效益低下而种植成本较高,使得乌江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缩减,到了2011年几近销声匿迹。
此后,甘州区政府拨了40万专款用于抢救乌江特有的极品稻种——带有稻芒的黑芒稻和白芒稻。但人们只知道情况紧急,却不知上哪里去找遗留的稻种。张掖市农科院院长刘建勋没有放弃,四处寻找乌江贡米原品种,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新沟村一农户一直在坚持种稻子,家里可能还有原始品种。最终在村民家里的一袋5年前的稻米中找到了28粒黑芒稻种子,这让所有人都欣喜不已!为了保险起见,刘建勋将28粒种子分为两批送到湖南省农科院的海南基地进行扩植繁育,这才使得乌江贡米的品牌重新树立起来。
从28粒种子到最初的150亩培育,再到接下来3000亩的种植区域,张玉宝直言:“平原村和东湖村是我们乌江镇地势最低的两个地方,接下来的计划就是利用好它们的地理优势,重现乌江稻米的重重稻浪,打造乌江贡米的地方特色品牌。”
乌江黑芒稻 (韦志刚提供)
在希望的田野上
穿梭在彩稻种植区的工人们,正在背着化肥箱施肥。水稻遮住了他们挪动的双脚,只见灵活的胳膊一上一下地挥舞着洒肥动作,不一会儿就背着施肥箱走到下一亩田地。这里的工人大多都是附近村庄的居民,家里的年轻人都去城市里打工了,只剩他们在家守着老房子和几亩薄田,农闲时打零工赚钱。
“多亏了田园综合体示范园,让这些附近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招工师傅闻吉涛隔着远远的稻田望向撒化肥的工人,“你别看这些老汉五六十岁,除除草,打打农药,干活又快又认真!等过几个月稻子熟了之后收稻子的活还会继续雇他们收稻子,早就给他们说好了。”
负责给景区除杂草的58岁的张兰花也是元丰村的村民。她说:“我平时在家带孙子没收入,现在这个园子开了之后,需要人手的时候,我就能来挣钱贴补家里。国家的好项目让我这个老婆子不用三天两头伸手问儿子要钱了。”张兰花的手里握着刚刚除下来的一把草,手套上还沾着一些未完全干透的湿泥。薄薄的粉色头巾裹住了张兰花的脸,这是干农活妇女的标准装扮,这样既能防晒又能避免蚊虫叮咬。
工人师傅在稻田撒化肥 胡英荷/摄
“广阔农村,大有作为!”张玉宝说:“今后的乡村振兴道路上,不仅要给这些留守在乡村的中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要用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和更多适合年轻人就业的岗位来吸引农村青年返乡就业与创业。”
(作者闫雪婷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王臻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21-09-0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香包传承人刘兰芳:飞针走线,传承匠心
- 2021-09-0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扶贫红花映彩霞——记巧手巾帼脱贫领路人岳彩霞
- 2021-09-0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平凉花所镇:“流动的”西瓜大棚圆了“小康梦”
- 2021-09-0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永不消逝的唢呐——专访唢呐传承人吴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