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七年风雨扶贫路——记“脱贫攻坚四川好人”黄虹秀
“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做什么工作,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脱贫攻坚四川好人黄虹秀一直都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他认为责任心是一个人能把事情办成办好最重要的品格。在广元市林业局的办公室内,我们见到了这位扶贫担当的好干部,他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扶贫故事。
黄虹秀正在讲述他的扶贫经历 孟媛 摄
“这样的帮扶情况,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2015年,时任市委农工委新村科长的黄虹秀被选派到苍溪县中土镇(现合并为元坝镇)麻溪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这是个四川偏远地区的贫困村庄。2017年起他还负责统筹该镇板庙村、大坪村两个非贫困村的帮扶工作。一个人负责三个村子,这样的帮扶情况在全国都是比较罕见的。
“第一书记到省级这个层级可以获得的荣誉,我几乎都得到了,这在全市第一书记里可是唯一。”在扶贫工作期间,黄虹秀先后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省委“优秀第一书记”、全省脱贫攻坚“四川好人”、全省“岗位学雷锋活动标兵”、市委“优秀第一书记”、全市“群众最满意第一书记”等多个荣誉,并作为优秀第一书记代表参加了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所帮扶的贫困村麻溪村蜕变成了县级“文明村”、市级“四好村”,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暗访检查考核,特别是省级及以上的考核每次都是零问题。他所帮扶的三个村都高质量脱了贫并高质量通过了国家普查,麻溪村党支部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黄虹秀荣获四川好人奖 受访者供图
“麻溪村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
2015年刚来到麻溪村的时候,这是个十分落后的偏远村落,黄虹秀回忆道。从广元开车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这里,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思想保守落后。村子里只有唯一的主干道是水泥路,“下雨了就浑身是泥,天晴了就是一身灰”,没有支柱产业,村子绝大多数房子全是脏乱差的土坯房,破旧的村委会阵地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麻溪村的脱贫帮扶工作,七年来,黄虹秀车开了数万公里,落实落地扶贫项目资金共两千余万元,硬化水泥路11公里,每个组都通了水泥路,绝大多数农户家门口都硬化了入户路;规划发展了500亩猕猴桃和银杏产业,动员全村群众参与其中,带动了全部贫困户;鼓励村民创业就业,为其指引方向;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95%以上的房子从原来破旧的土坯房改建成了如今美观、干净的砖房,大多数农户盖起了小洋楼。建成了收藏2500余册书籍的图书室与300平米的半玻璃幕墙的村委会;沿村主干道两侧栽植了1000余株桂花树,十里长廊飘桂香;每个组新建了蓄水100立方的卫生井,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水;对全村农网进行了改造,确保了用电安全;标改了群众所急所盼的山坪塘6口;维修了10公里水渠;家家户户的天然气已安装过半......原来的贫穷村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之前的麻溪村和贫困户,一穷二白,自开展帮扶以后,村民们的钱包鼓了,笑容多了,精神面貌也好了,随处都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声音。”
同时,黄虹秀还提到,村民们精神面貌改善如此之快的原因,除了生活变富裕了,大学生所做出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国家提出的“一村一大”政策,让更多有知识的学生们来到基层感受工作。“起初我还担心大学生们没法吃苦,融入不进村民中,后来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说,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也很能吃苦,同时他们也愿意并且擅长融入到村民的生活圈子当中,有耐心的他们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效改善了村委会班子的结构,同时他们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提升了村民的整体素质。在知道我们的“重走西北角”暑期实践活动后,他对我们说:“这样的活动,大学生要多参加,多见见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争取行万里路”。
“坚持下去的力量在于责任心”
“脱贫攻坚真的很辛苦,市县乡村,落脚点在乡镇,生根地在村上。”乡村是脱贫攻坚至关重要、工作繁重的落脚点,因此更要认真,不可丝毫松懈大意。七年风雨扶贫路,其中的艰辛数不胜数。他开坏了私家车,途遇四次车祸,多次受伤,靠个人力量争取项目资金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但他无怨无悔。
忙于工作,黄虹秀和家庭也是聚少离多,“平时工作占到了我所有时间的80%,为家庭的付出只有20%。”。在他到麻溪村的时候,大儿子刚读初三,七年扶贫工作中,只有周末的部分时间是属于父子之间的。“但我最对不起的还是我的妻子。”在黄虹秀帮扶工作期间,怀着小儿子的妻子曾四度住院,可他却每次都因忙于村中事务而疏忽了对妻子的照顾。而且七年来,他没有请过一次公休假。
这样艰苦的工作,黄虹秀一干就是七年。使他坚持下去的力量,就在于自己有颗强烈的责任心。“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做什么工作,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他的工作信念。“任何人在任何岗位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感,做事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自己。”
黄虹秀的工作笔记 孟媛 摄
“乡村振兴,重点在以人为本”
2021年,中国实现了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与巨大成效,乡村振兴战略布局正徐徐展开,这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接续性发展。在黄虹秀看来,乡村振兴的首要工作是巩固现有的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致贫,特别要防止规模性返贫。与脱贫攻坚相似,乡村振兴也要以人为本,人才和劳动力是发展的关键要素,要努力把年轻人吸引回乡。黄虹秀认为,现在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失,脱贫后的农村包括很多其他原本的非贫困村,年轻人在城市工作的收入依然占据整个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所以我们要将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只有乡村振兴了,才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下,才有更多的人才愿意回乡创业,才有更多的人愿意致力于家乡发展。
“因为国家的各项民生政策,农村生活在越来越好。现在的农民可以领到很多补贴,比如地力补助、高龄补贴、相关农作物补贴、养老保险、计生奖扶、低保、特困、残疾人补贴等等。我相信,国家对乡村振兴给出的力度很大,我们的信心很足。”
“‘好人’是荣誉,也是肩上背负的责任”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向黄虹秀询问了他眼中的好人是什么样子的。他认为,好人是要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的,要乐于助人,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的本能反应,“一个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溺水的人,他不会想这个举动给他带来的危险性,他不会想救人之后自己获得什么样的回报,他只会想‘我要救人’。”对社会充满热爱、对国家充满热爱,不论地位之高低,只求责任感之大小。至于“四川好人”,它是一种荣誉,是组织对帮扶工作的认可,这也代表了他肩上曾经背负过的责任。
七年,麻溪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有银杏金黄,有十里桂香。七年的风雨扶贫路,有艰险、有辛酸、有感动、更有成就和收获。“我不需要别人记得,也不需要百姓感谢。即使没有表彰,我也会这样做。”黄虹秀说。他奋力工作是因为自己有强烈的责任心,为的是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承诺,为的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他说,他还会积极投身到今后乡村振兴的工作中,为乡村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刘家麒、闫晗、孟媛、何奕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指导教师:李娟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21-09-0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香包传承人刘兰芳:飞针走线,传承匠心
- 2021-09-0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扶贫红花映彩霞——记巧手巾帼脱贫领路人岳彩霞
- 2021-09-0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平凉花所镇:“流动的”西瓜大棚圆了“小康梦”
- 2021-09-0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永不消逝的唢呐——专访唢呐传承人吴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