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高校综合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高台“农民书法家”苦练毛体书法40载 气势磅礴独具一格

21-08-17 16: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杨梦园

【专题】兰州大学第十一届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

  “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来到了张掖市高台县寨子村。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陈大玥。陈大玥是寨子村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兵”“老党员”“农民书法家”,这些也都是他的标签。

  陈大玥 (曹晓瑾/摄)

  陈大玥曾经在部队服役。“那个时候没有其他的想法,就纯粹想当兵报效祖国、保家卫国。”由于表现突出,陈大玥在部队时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年67岁的他,党龄有46年了。在部队,陈大玥唱的最多的歌是《东方红》《社会主义好》,最喜欢的诗词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也正是在部队的经历,让陈大玥与毛体书法结缘。

  陈大玥家中挂着他书写的《清平乐·六盘山》和《沁园春·雪》等毛体书法作品 (曹晓瑾/摄)

  毛体书法“是我的一个灵魂”

  陈大玥所在的部队在陕西碑林附近,“我喜欢上书法,也是受到那些书法石刻作品的影响。”他做的是文艺宣传工作,也参加过部队上组织的书法培训。在《解放军日报》《人民日报》《红旗》等报刊、杂志上,陈大玥被毛泽东主席的书法深深地吸引了。

  在参加部队的书法培训之外,陈大玥开始自己临摹学习毛体书法。他说:“那个时候能买到的还只有小学生的硬笔书法字帖,我就从报纸、杂志上把书法字体都剪裁下来,然后归类,粘贴起来弄成一本书,就靠这个学习。”陈大玥对行书、草书、楷书、隶书都有涉猎,但毛体书法一直是他最钟情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很多书法名家。在社会上应用广泛的还是毛体书法,就像大学的校名、报纸的报头、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片的片名、行政单位的牌匾,十分常见。” 陈大玥说,“毛体书法在近代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知晓率也高。”

  对于毛体书法,陈大玥了然于心,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他形容毛体书法的气势恢宏,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万马奔腾的气势。“我也是喜欢,坚持临摹学习四十多年了,它是我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是我生活的补充,也是我的一个灵魂。”

  陈大玥将家里的一间房子改成了书法室,他就在图中这张桌子上练习、创作 (曹晓瑾/摄)

  “我不想成为书法家”

  “刚开始学的时候,笔法不到位,感觉很难,也有没信心,但是过不了多一会又重新拿起笔来。”陈大玥说,“学习书法不坚持是不行的,像我现在这样已经写了这么多年,实际上哪天要是不写,手都痒。”四十多年来,陈大玥每天都会练习书法。闲暇时节,他一天能写四五个小时,农忙时节也会挤出时间留给书法。

  多年坚持,孜孜不倦,陈大玥被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纳为会员,家中也摆放着许多获奖证书与作品集。2008年的全国毛体书法大赛,陈大玥是西北五省区唯一进入全国三十佳的选手,也是全国三十佳中唯一一位农民。但是他说:“我不追求什么,不想赞誉为书法家,练书法就是我的爱好,能陪伴我度过晚年生活就够了。”

  陈大玥的部分书法大赛获奖证书 (曹晓瑾/摄)

  身为党员,陈大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为人民服务。“我在村上工作30年间,村子里一百多户人家,过年的春联基本都是我写的。”说到这里,陈大玥爽朗地笑了起来。1977年,陈大玥从部队复员,后来被百姓推荐选举成了寨子村党支部书记,一直连任到2004年退休。“给村民义务写春联,我记得都有上万副了,还有其他村的也经常来找我写。”陈大玥说。

  “为传承家乡红色文化做一点事”

  对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毛体书法,陈大玥四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持,也对女儿陈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志说:“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放学回家后,看见我爸拿着石头和木棍在院子里写满了字,我都不忍心踩。”

  2013年,陈志创办了高台县红色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挖掘红色文化艺术、创作红色艺术产品。她将父亲的毛体书法与剪纸进行结合,创作剪纸毛体书法作品。

  高台是一个红色文化底蕴浓厚的地方,今年7月1日前陈大玥写作了21幅毛泽东诗词的书法作品,赠送给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陈大玥说:“我年纪大了,想用书法的方式,为传承家乡红色文化多多少少做一点事。”

  (作者曹晓瑾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阴雨永、王臻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市榆中县上半年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工业总产值增速达23.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43% 兰州市榆中县上半年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工业总产值增速达23.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43%
  • 兰州市劳务办:建议留在务工地 能不返乡就不返乡 兰州市劳务办:建议留在务工地 能不返乡就不返乡
  • 兰州市档案馆:居民不出社区电话就能查档 兰州市档案馆:居民不出社区电话就能查档
  • 前7月甘肃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2.6% 前7月甘肃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2.6%
  • 兰州市事业单位引进278名急需紧缺人才 兰州市事业单位引进278名急需紧缺人才
  • 8月21日18时至26日8时兰州暂停市医保刷卡结算相关业务 8月21日18时至26日8时兰州暂停市医保刷卡结算相关业务
  • 兰州市招聘中小学聘用制教师821名 兰州市招聘中小学聘用制教师821名
  • 搬入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舟曲县首批避险搬迁群众入住兰州新区掠影 搬入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舟曲县首批避险搬迁群众入住兰州新区掠影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海报|甘肃这份防疫手册,太“香”了!
2   甘肃7举措力推食品经营许可改革
3   中共武威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召开 柳鹏
4   定西市委书记戴超:唯干唯实唯先 苦干
5   兰州新区临港花海美景如画:门户机场置
6   高原村寨的“美丽提升”
7   甘肃省工信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生发
8   图解丨必看!戴口罩新要求来了……
9   定西市司法局:精准发力打出“组合拳”
10   张学勇代理嘉峪关市监察委员会主任职务
11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
12   兰州新区组织部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公告
13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
14   系列纪录片《南梁纪事》审片会在兰举行
15   坚决杜绝“病车”“超员”上路 兰州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