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武柄权:通过教育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与武柄权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汪陈湾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他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没想到,眼前这位看似“久经风霜的农民”竟然是兰州大学的保卫处的科长。
受访者武柄权(苗文婷/摄)
2018年7月武柄权被学校派往江苏省第十一批科技镇长团挂职,2019年5月他放弃了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继续留任的机会,带着基层乡镇挂职锻炼的经验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贫困乡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他所帮扶的村子隶属于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的汪陈湾村,坐落在海拔2050米的山梁沟湾,常年风大、雾大,天气多变。
汪陈湾村以传统小规模家庭农业生产方式为主,村子产业基础薄弱,村民思想观念保守、受教育程度不高,全村的文化氛围不浓,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少之又少。武柄权刚来时也很发愁,怎样才能改善村子贫穷落后的境况呢?为此,他不定期地深入农户家里走访、开展座谈交流,了解村情民意,最终得出了结论:要真正投入到实际帮扶工作当中,切实做好真扶贫扶真贫,就必须让村民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观念,长远规划谋发展。而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让村民意识到只有重视教育、利用科技,才能让生活质量蒸蒸日上,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作为汪陈湾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队长,武柄权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六大员”的职责,吹响了“扶贫要扶志,更要扶智”的号角,宣传引导贫困户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陈旧思想观念、用科学技术致富。他特意邀请了兰州大学思政课老师来峡门乡中学为学生们开展励志讲座,启发引导乡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命运。
在入户了解村民家庭情况之际,偶然得知村民杨贵生的女儿贾丽琴考上了大学,但家里人对填报志愿事宜一无所知。在武柄权的帮助下,贾丽琴填报了位于江苏省的盐城师范学院。“不要畏远,上大学就是为了开阔眼界,只有跨越大山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是填报志愿时他对贾丽琴说的一席话。“大学期间要勇于表达,向大家展示自己阳光的一面,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多和同学们交流。”在他的鼓励下,贾丽琴加入了学生会,两年的学生工作让她变得自信了许多,如今,她正在积极准备司法考试,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在求学路上,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的学生李淑琴也曾受到武柄权的帮助。李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李卫军在平凉市崆峒区瓷砖厂打工,一月工资3000余元;母亲王惠琴有风湿病和腿疾,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作。想要上大学,但并不宽裕的家庭情况和不太优异的成绩让李淑琴犯了难,“我当时很沮丧,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武书记知道后一直为我加油鼓劲,让我放平心态努力学,不要担心钱的事情,有国家贷款,实在不行也可以找人资助我继续上学。”2020年高考结束,李淑琴如愿被自己喜欢的护理专业录取,“在我迷茫之际是他指明了我前行的方向,他曾对我说过,‘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就像他的亲学生一样’”。在李淑琴的眼中,武柄权是一位善解人意、和蔼可亲的老师。
武柄权正在给李淑琴的家长做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贫困户子女上学补贴政策出台后,武柄权积极与贫困户家庭联系,为其详细讲解、帮助办理教育补贴等相关事宜。他坚信,贫困家庭只要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毕业后就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治贫先治愚,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有了文化和知识,发展就有了希望。汪陈湾村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张正中这样评价他,“武书记是个热心肠的人,每次开会他都要反复提孩子上学的事情,不但请专家过来开讲座,自己还时不时地给家长们做思想工作,老百姓都很信任他。”在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村民的教育观念也在改变,汪陈湾村的大部分小学生们都选择去教育资源更优越的峡门乡、平凉市读书,按他的话来说,教育还是得从娃娃抓起。
“在教育这件事上,党和国家帮扶的政策有很多:西部计划、助学贷款、定向生……只要山里的孩子想上学,就一定能上。通过教育扶贫让村民们提高思想道德意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我要走的路还长着呢。”武柄权目光坚定地说道。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向蕾;指导教师周兆瑜、杜兴彦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21-07-2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vlog|帮帮帮!乡村振兴法宝竟然是“玩”出来的!
- 2021-07-2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高低浮沉中的高原夏菜——规模化经营是“坦途”
- 2021-07-26【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滑冰教练赵凯歌:不远万里扎根高原 只为孩子们圆冰雪梦想
- 2021-07-26【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胡兰索卡:土族绣娘的热爱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