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高校综合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丁述学的乡村振兴爱心园

21-08-12 16: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杨梦园

【专题】兰州大学第十一届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

  兰州市榆中县兴隆路299号,矗立着历经70年风雨的县文化馆。

  与文化馆几乎同岁的丁述学,担任了二十余年文化馆馆长、秦剧团团长。最近,丁述学在设想着他的乡村振兴爱心园。

  艺校来的“乞丐团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丁述学创办兴隆艺校。

  “当年的娃娃们都是背粮学艺。”孩子如果幸运地被剧团选上,家里的负担就会少一份。

  他们踩着齐小腿深的雪来上课,腿功、毯子功、把子功、身段功练习一样不落。一天练习十几个小时,背来的一块干粮,根本不够吃。

  第一批学员要毕业了,娃娃们去哪工作是丁述学最头疼的事。

  没有名气,没有演出经验,更没有上台机会。“那段时间,大家都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

  恰逢正月,高墩营村要请个戏班子,但剧团的排期已经满了。村支书找到了丁述学,上下打量了一番艺校的学员们,“你们能不能演?”

  丁述学思考片刻:“你看这样行不行?我送你一天戏,如果演得可以,我们继续演,如果不行,那我们就走。”村支书答应了丁述学的请求。

  演出锣鼓敲响的时候,丁述学和演员一起走上了舞台,他要在表演开始前给观众“讲戏”。

  戏讲的是什么故事,演员扮的是什么角色,丁述学讲得一清二楚。这在当时的榆中秦腔表演中,是头一回。

  丁述学的“讲戏”帮助演出获得了成功。戏又演了三天,丁述学和他培养的秦腔娃娃,也一炮走红。

  丁述学(左一)在给观众“讲戏” (丁述学供图)

  后来,县文工团和兴隆艺校合并,“扶上马送一程”,丁述学也进入了文工团工作。

  “乞丐团长”是丁述学的自称。这位“乞丐团长”,一当就是二十三年。

  “团里的工资、编制、演员的宿舍楼……都是我要来的。”丁述学东奔西跑,借钱给演员发工资,又多方筹集资金,建起了剧场“秦音厅”。

  2008年,丁述学为演员建起了七层家属楼,并争取到了流动舞台车和60万元演出设备基金。

  同年,县文工团正式改名为县秦剧团。

  “稳了军心,演员们也有力气演出。”曾经,榆中秦剧团一年演出近四百场。《闯宫抱斗》《盼子》等经典剧目几乎场场爆满。

  然而,榆中县秦剧团的命运就是众多县级剧团命运的缩影。市场萎缩、人才流失、剧团改制让剧团每况愈下。

  “保护文化就是留住我们的根。”

  “乞丐团长”消失了,马啣山秧歌传承人重出江湖。

  丁述学的家乡马坡乡,是马啣山秧歌的兴盛地之一。马啣山秧歌源于宋代,是民众生活习俗的“百科全书”,2008年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啣山秧歌表演狮舞太平 (丁述学供图)

  曾经,秧歌队经过兴隆路时,人潮汹涌,街道水泄不通。

  如今,通晓秧歌彩船技艺的匠人已故去,手艺濒临失传;人数高达180-300人的秧歌队伍越来越难组织;秧歌传唱人慢慢老去,如果不对马啣山秧歌进行“抢救”,它将永远消失。

  丁述学坐不住了,开始了一场马啣山秧歌抢救运动。

  马啣山秧歌以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形式传世,记录起来尤为困难。丁述学穿梭在田间地头,逐一寻访秧歌传唱人。

  “二月里来呀龙抬头,走种上些麦子推上些面,不该种上些鸦片烟。”这首《禁洋烟》是丁述学收集到的秧歌之一。

  当时,老先生唱完后,丁述学将刚刚录下的秧歌放出来听。老先生不知录音机里是自己的声音,便跟着哼唱起来。

  突然,老先生指着录音机大喊,“你错了,这句唱错了!”让丁述学哭笑不得。

  在一遍遍录音、纠正、再录音的循环中,《扬燕麦青》《卧船曲》《五更盘道》等秧歌词曲得以保存下来,最终丁述学记录下了76首马啣山秧歌。

  丁述学搜集的杨歌词曲《卧船曲》 (丁述学供图)

  当年的传唱人,许多已经去世,词曲的保存让秧歌的生命得以延续。

  为了吸收新鲜血液,丁述学组织了马啣山秧歌培训班,传授马啣山秧歌的音乐、服饰、文学特点等内容。“保护文化就是留住我们的根。”

  乡村振兴爱心园

  丁述学退休后,在马坡乡修建了一个爱心园。

  秧歌表演、红白事操办、健身广场、蔬菜交易,显示了多元功能的文化社区建构设想。

  爱心园的后台里,摆满了新购置的锣、钹、银帚,鲜红锃亮的筒子鼓摆满了一面墙。

  后台堆满了筒子鼓 (刘天孜/摄)

  被遗忘的东西,即使载册,依旧没有生命。丁述学希望通过年轻人的力量将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他建立了助学基金,给村子里考上大学的孩子每年资助4000元。

  赵莹莹就是资助对象之一。去年,赵莹莹以超过一本线100分的成绩考入了西南大学,四千元对她来说是雪中送炭。

  赵莹莹一家与马啣山秧歌也有着深厚的缘分。

  爷爷赵祥功是马啣山秧歌传唱人之一,哥哥赵元成是秧歌队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赵莹莹也打心底里喜欢秧歌。对她来说,听到马啣山秧歌,就听到了乡音,也记住了乡愁。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丁述学依然在坚持,坚持建设着他的乡村振兴爱心园。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程晓琳、刘天孜、康蕊;指导教师李晓灵、赵爱莲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丁述学的乡村振兴爱心园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丁述学的乡村振兴爱心园
  • 一秒入画!太极岛湿地风光秀丽 一秒入画!太极岛湿地风光秀丽
  • 民勤:西红柿喜丰收 村民采摘忙 民勤:西红柿喜丰收 村民采摘忙
  • 【小康圆梦·看甘肃】崇信:万寿菊喜获丰收 铺就致富“黄金路” 【小康圆梦·看甘肃】崇信:万寿菊喜获丰收 铺就致富“黄金路”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盲人按摩师的世界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盲人按摩师的世界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农民作家栖云柳和他挥不去的乡愁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农民作家栖云柳和他挥不去的乡愁
  • 《红色甘南》第3集:俄界会议 《红色甘南》第3集:俄界会议
  • 长图|营收五年内翻番!兰州新区国企 长图|营收五年内翻番!兰州新区国企"十四五"发展目标定了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丁述学的乡
2   一秒入画!太极岛湿地风光秀丽
3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4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5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6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7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8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9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10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11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12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草
13   武都琵琶:环境整治日 提升乡村“颜值
14   【小康圆梦·看甘肃】金塔:发展特色林
15   临泽板桥镇:“三结合”打通乡村产业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