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盲人按摩师的世界
眼睛是有分工的,一部分看得见光,一部分看得见黑。
让盲人按摩师小李没想到的是,自己看到了“光明”。
“那里有星星”
小李是兰州榆中县一家盲人按摩店的按摩师,他能隐约看得见一丝人影,有客人来到店里,他便对着客人的模糊身影笑。
小李今年已经年过三十,在十年前,他还是个踌躇满志的健康小伙子。
一次高烧,让小李的视力急速下降,直到眼前不再有色彩。“像被盖上一层灰布。”
小李被确诊为高烧引起的“视神经损伤”,这种病不可逆。
小李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为了给小李看眼睛,家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还是无济于事。
从那天起,小李的世界便成了灰色……
盲人按摩师小李 (程晓琳/摄)
后来,兰州残联开展了盲人按摩培训班。小李的父母劝他去试一试。
小李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上天给小李留了一丝光明,让小李可以窥见世界的影子。“我比他们好多了。”
在店里的盲人按摩师中,小李被认为是唯一知道什么是美的人。
他们通常让小李帮忙去挑选物品,有时也让小李帮忙看看这次家里给找的相亲对象好不好看。
每天早上七点多,小李来到按摩店,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多关门,客人最多的时候,小李一天给9位客人做了按摩。
一开始,小李按摩完胳膊总会酸痛好几天。“现在好多了,基本没有酸痛的感觉了。”小李在做完按摩后,胳膊搭在按摩床边,手指轻轻地一张一合,反复了二十多次。
他长舒了一口气,头向上仰着,望向天花板说,“那里有星星”。
“用心按摩”
上帝为盲人关上一扇门,又为他们打开一扇窗。
这家面积不到60平米的按摩店里,拥挤地摆放着八张按摩床。
三名盲人按摩师相依为伴。
“我们最大的特点,是用心按摩。”盲人按摩师对于穴位的寻找十分精准。
盲人按摩师在给客人做按摩 (程晓琳/摄)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将盲人按摩工作以专项业务列入了中国残疾人五年发展计划,盲人按摩院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手法是盲人按摩的生命力所在。“手法是按摩的基础,不会手法就不会按摩。”小李等人在接受盲人按摩培训时,不仅要学按摩,也要学中医知识。
压、揉、拍、搓、点、敲、剥等按摩手法,蕴涵了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
“按一遍,我就能基本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最近上火,或者是不是脾胃不太好。”小李还会给顾客提出一些基础养生建议。
一来二去,周边的不少顾客就成了小李的朋友。
有时,住在周边的张阿姨会送来一点蔬菜,街对面的丁叔叔会拎来一包花生,跟小李聊聊天。小李对于周边发生的一切,都是从店里顾客的闲聊中得知的。
这家店,成了小李和其他两个按摩师感知世界的窗口。
张阿姨和丁叔叔等人,也成了小李等盲人按摩师观察世界的眼睛。
“我们是专心做按摩的,只做这一件事。”在盲人按摩师的生活中,按摩几乎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与互联网之间没有距离”
小李通过一条微信好友申请,如果用眼睛去看,大致需要两分钟,而如果用手机语音转换器,只需要半分钟。
“短信,收件箱,来自二叔的短信……”小李和其他盲人按摩师都有使用手机的习惯。他们对手机一切操作,都会转换成语音大声播放出来。
起初,小李使用手机语音系统并不太习惯。一个APP标识,正常人一秒就可以准确点击进去,而小李要摸索数十秒才能找到准确的APP标识。播放新闻或者视频,小李也需要选择0.5倍速。
伴随肌肉记忆的加深,小李对手机的使用越来越熟练。准确点开一个APP,只需要三秒左右的时间。听新闻,也从0.5倍速慢慢过渡到了1.5倍速。“我们与互联网之间,并没有距离。”
听新闻、听书、听视频、购物都成了小李的日常手机操作。“偶尔,也会打打牌、玩玩游戏。”
小李喜欢听新闻。兰州开了兰洽会,兴隆山六月六庙会又到了,国内外疫情情况怎么样了,他都很关注。
他还喜欢听书,小李听过《推拿》,“我们的生活就是生活,写不成小说”。
小李还在手机上买了语音课,另外两个按摩师有空时便和小李一起学习按摩手法和中医理论。
小李喜欢夜晚,夜晚的世界是小李看到的最真实的世界。夜深了,小李下班走出按摩店的大门,夜幕里,是漫天的星河。
小李听着远处草丛中传来的虫鸣声,笑了笑,“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程晓琳;指导教师李晓灵、赵爱莲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20-08-05【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舞台剧《回道张掖》:舞者的台前幕后
- 2021-08-10【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脚踏实地搞科研 严谨求实做课题——记中科院高级工程师李奇
- 2021-08-06【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寻访青海湖畔“消失”的打渔村
- 2021-08-0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寻找真正的自己 跨越1828公里只为热爱10年的唐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