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胡兰索卡:土族绣娘的热爱与坚守
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盘线挂身,缝线穿针;上针盘绕,下针缝纫——这便是让胡兰索卡爱不释手的土族传统技艺“盘绣”,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从12岁跟着母亲学习盘绣开始,胡兰索卡已经绣了26年。这26年间,胡兰索卡得过奖,出过国,参加过展会,也上过电视。近日,胡兰索卡就带着刚刚获奖的作品去青海大学办展。
胡兰索卡 (张茜茜/摄)
胡兰索卡住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东沟乡姚马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土族绣娘。20年前,胡兰索卡刚刚结婚,因为没有工作,就在家里做盘绣贴补家用。当时的土族姑娘几乎都会做绣片,在绣好了嫁妆和其他衣物必需的绣片后,多余的绣片就拿去卖钱。
胡兰索卡对老绣片爱不释手,可又不得不将绣片卖掉赚钱,“那时候没钱,没办法收藏,要是现在,那些老绣片我不会往卖,自己都要收藏下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转好,胡兰索卡终于有能力自己收藏绣片了。
“听说村里谁家有老绣片要卖,我就过去看,看着好的,就赶紧收藏起来。”就这么一边绣,一边卖,一边找,一边收,二十年间,胡兰索卡收藏了大约一万件老绣片。小小的绣片不仅承载着胡兰索卡的深情,也记载着时代的变迁。
胡兰索卡收藏的老绣片 (孙恺祺/摄)
胡兰索卡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些被岁月磨砺过的老绣片,她萌生了建立展览馆的想法。
耗时六个月,胡兰索卡的展览馆初显规模,那是一座三层小楼。目前,一楼摆放着她的获奖证书,二楼的主体空间就是收藏品展厅,旁边是盘绣加工车间。她说,准备把展厅放到三楼,一楼和二楼开个农家院,销售土族特产。
谈到未来的规划,胡兰索卡很有想法。“现在两层楼的装修花了大量资金,再过两年时间,积攒一些资金后,我就把三楼装起来。”胡兰索卡微笑着,眼神中,仿佛已经看到了农家院建成的样子。
胡兰索卡制作盘绣作品 (孙衍雪/摄)
“土族盘绣是母女相传,经典的图案也不多,很好上手。“现在我就想好好把盘绣这门手艺传下去,带动我们村子里的妇女,让她们也能挣点钱。同时我想再努力一下,向国家级传承人再努力一下。”胡兰索卡微微颔首,眼神坚定且从容。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及本科生孙衍雪、孙恺祺、张茜茜、马长森;指导教师王君玲、白如金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21-07-2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退伍军人孙红年:退伍不褪色,平凡显本色
- 2021-07-22【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谈永红:为孩子撑起一片课外阅读的晴空
- 2021-07-21【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用爱好为城市留住烟火气
- 2021-07-21【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农民“匠人”丁延斌的追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