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 蓄势腾飞——天水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原标题:以文塑旅 蓄势腾飞
——天水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持续做大做强文旅产业,让其发挥出最大效益,一直是天水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水市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叠加成文旅融合发展优势,以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为抓手,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旅游产业为重点,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文化创新举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业步入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天水市旅游接待人数达2.4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30亿多元,文化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攀升,已成为天水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高位高标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470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保单位21处、省保单位50处。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2家,其中国家一级馆1家、二级馆1家,馆藏文物11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000余件。
近年来,天水市落实文物保护项目214个,争取落实国家、地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6.35亿元,相继启动实施伏羲庙、水帘洞、秦安文庙、大像山等11个国保、省保项目及秦州关帝庙等190项省保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完成了大地湾遗址界桩界碑工程以及F901遗址安全技术防范等工程项目。天水市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麦积区博物馆破格晋升为国家二级馆。
目前,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8项进入国家级代表性名录项目,50项进入省级代表性名录项目,144项列入市级代表性名录项目,606项列入县级代表性名录项目。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6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27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844人,传习所70个,传承基地15个,投资8000多万元的秦安小曲文化交流中心目前正在建设。
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剧院里,通过多维度表演空间与历史人物互动,更加直观感受历史、贴近历史,享受身临其境的奇妙体验。”观看完《天水千古秀》首演后的天水观众张瑶表示很震撼,仿佛自己与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相遇”了。
2020年9月,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天水千古秀》成功首演并实现旅游旺季常态化演出,对于扩大天水知名度,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天水市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增强文化惠民工程供给能力,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建成街道综合文化站10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7个,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491个,全市1318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备全部配送到位。
在此基础上,天水市面向城乡读者开展“全民阅读”辅导、送图书下乡、基层图书流通等活动,各级图书馆年接待读者量达62.96万人次,年外借图书57.27万册次。文化进万家、红色文艺轻骑兵、广场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的文化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全市7家国有文艺团体和19家民营文艺团体常年深入基层演出,年演出2600场以上,有力推动了全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重大项目凝聚融合发展动力
近日,记者在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室外的铺装及景观亮化工程,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在《天水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办法》《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支撑和推进下,多年来制约天水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瓶颈被打破。
万达集团、恒大集团、陕西白鹿仓集团等国内知名文化旅游企业先后来天水考察签约,签订重点文化旅游项目13个,总投资达420亿元。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天水西关片区古城保护与综合利用、天水万达广场、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天水麦积山自驾游房车露营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实施。
相关新闻
- 2020-12-21对症下药治顽疾 优化作风提效能 ——天水市纪委监委“抓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专项行动综述
- 2020-12-12凝心聚力奔小康——天水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综述
- 2020-12-12凝心聚力奔小康——天水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综述
- 2020-12-03绘就美丽宜居新画卷 ——清水县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