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红色家风故事|梅生贵家庭:一块豆腐背后的红色家风传承

21-06-18 18:47 来源:新华社 编辑:邵江梅

  新华社兰州6月17日电 题:梅生贵家庭:一块豆腐背后的红色家风传承

  新华社记者梁军、李杰

  六月的南梁镇荔园堡村细雨绵绵。几家豆腐作坊开张营业,作坊工人忙着熬煮豆浆。片刻间,屋内蒸汽腾腾,一股浓郁的豆香味扑鼻而来。

  南梁镇地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镇里百姓无人不知梅家豆腐。每逢招待亲友,南梁人民的餐桌上,都要摆上一道用梅家豆腐制成的菜品。一到重要的节日,几乎全镇的居民,都盼着梅家豆腐早点出锅。

  56岁的梅建顺是梅家豆腐坊的当家人,小小的豆腐坊,最早是从他奶奶赵莲英手里传下来的。

  梅建顺(右)正在教授村民制作豆腐。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一块小小的豆腐,背后封藏的是一段悲壮的红色往事。

  赵莲英的丈夫叫梅生贵,是陕甘边区赤卫军副总指挥兼参谋长。1935年,在南梁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中,梅生贵为掩护根据地党政军机关人员安全转移,遭到敌人包围。被俘的梅生贵宁死不屈,痛斥敌人的罪行。恼羞成怒的敌人将33岁的梅生贵杀害。

  正是在那段艰苦岁月,赵莲英开办了梅家豆腐坊,养活了全家几十口人。

  如今,梅家豆腐坊已经传了三代人。因为坚持传统手工艺,梅家豆腐口味地道,被周边居民称作“良心豆腐”。

  梅建顺正在清洗家中制作豆腐的锅。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梅家人做豆腐,工序和制作都很考究。“首先要掌握泡豆子的时间,夏天泡10个小时,冬天要泡近20个小时,不然会影响豆腐的质量和口感。”梅建顺说。

  为了保证及时供应,梅建顺夫妇凌晨四点就要起床,做一锅豆腐需要花四个多小时。经年累月的劳动,让梅建顺的妻子疾病缠身,但老两口还是坚持传承老手艺。在他家的作坊里,大锅、案板、豆腐模套随处可见,这都是传统的豆腐制作工具。

  梅建顺(左)正在查看制作豆腐的工具。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我母亲曾告诫我,做人就像做豆腐,要勤快,心要实在。”梅建顺说,百姓心中的“良心豆腐”,容不得半点偷工减料,自家生意的口碑,正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回想起爷爷梅生贵的光荣历史,梅建顺深深感受到,老一辈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正是他们这一代人应当守护并传承的宝贵财产。

  “爷爷投身革命,是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现在老区正在搞乡村振兴,我更应该接好接力棒。”梅建顺说。

  今年,南梁镇依托“梅家豆腐”的传统做法,带动村民们稳定增收。梅建顺举双手赞成,并加入合作社。如今,几家豆腐作坊陆续开张,梅建顺当起了顾问,亲自给村民们传授技艺。

  梅建顺说,他的心愿,就是希望南梁的老百姓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早日把小豆腐做成大产业,让更多的人从豆腐块里品到生活的香甜。(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市城关区举办“童心向党 礼赞百年”主题活动 兰州市城关区举办“童心向党 礼赞百年”主题活动
  • 【直播预告】赠票啦!《焉支花开》20日晚亮相兰州黄河剧院 【直播预告】赠票啦!《焉支花开》20日晚亮相兰州黄河剧院
  • “看革命文物 解精神密码”——甘肃省网络名人公益行活动正式启动 “看革命文物 解精神密码”——甘肃省网络名人公益行活动正式启动
  • 甘州:打造“温暖之家”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善养”转变 甘州:打造“温暖之家”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善养”转变
  • 瓜州:路衍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瓜州:路衍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敦煌黄渠镇:饲料逆袭记 敦煌黄渠镇:饲料逆袭记
  • 瓜州:农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瓜州:农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 康县:发展蔬菜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康县:发展蔬菜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州新区:深化综合改革 加大创新开放
2   陕甘革命根据地--伟大长征的落脚点 伟
3   【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兰州青年街
4   图解|多措并举!甘肃把为民办实事落到
5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固院区正式开
6   陇周刊(2021年第21期)
7   陇原红色文物有“话”说④|书箱里的革
8   兰州市城关区举办“童心向党 礼赞百年
9   兰州市民政局: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绝
10   【直播预告】赠票啦!《焉支花开》20日
11   止损370余万元 兰州安宁公安精准反诈宣
12   “看革命文物 解精神密码”——甘肃省
13   甘州:打造“温暖之家”推动“老有所养
14   民乐:爱心捐助暖人心 初心践行传真情
15   临泽倪家营镇:“三化同步” 赋能法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