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板桥镇:发展“智慧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临泽县板桥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向传统农业注入“智慧血液”,依靠科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正值制种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板桥镇西柳村,数台直径约1.2米的无人机一字排开,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机手们熟练地进行无人机植保农药喷洒作业。
无人机携带农药桶依次升空,在距离玉米2米多高的地方停住,其旋翼下的气流使药液穿透到农作物各个层面,有效喷洒农药,减少防治死角。而且采用遥控“无人机”喷药,农药可以预先兑好,喷洒时操作人员距飞机一定距离,有效防止了农药对土壤造成污染和对人体造成危害,十分安全。
西柳村党支部书记王磊说:“ 我村现有制种面积7000亩,以前农户进行分散农药喷施,时间在10至15天,现在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施,7天就能完成,极大解决了农户农时延误的问题,而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施,喷洒更加均匀,效率更高,防虫效果更好。”
贾小萍是土桥村村民,家中种植20亩制种玉米。往年这个时候,因为地块分散,浇水施肥效率较低。今年,土桥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小块田整成大块地,实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玉米浇水施肥一次性就可以完成,每亩地所需水量和化肥是原来的一半,玉米苗长势也好于去年同期。
土桥村村民贾小萍说:“ 今年我们板桥镇土桥村实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种的是大块田,自从用了滴灌带,庄稼节省了水费,节省了人力,以前撒化肥都是满地里撒,现在用滴灌,化肥也省了,苞谷还长的比较旺盛。”
近年来,板桥镇聚焦打造“国家级精品玉米制种强镇、河西走廊葡萄风情小镇、省级乡村旅游名镇”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7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集中流转土地5045亩,架设管道73公里,修建蓄水池2座,澄清渠4处1.5公里。北滩设施葡萄重点栽植克瑞森延后葡萄,生产全过程采用有机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集成技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大力推广秸秆收集加工机械、残膜捡拾机械等农机具的购置使用,建立无人机植保示范点2个,至目前,该镇已拥有植保无人机11架,大型植保机械8台,中型植保机械200余台,小型植保机械3500余台。
通讯员 程莉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1-06-09会宁:蔬菜大棚种出乡村振兴富裕路
- 2021-06-09会宁: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 2021-06-08临泽蓼泉镇:“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6-08临泽:加强劳务输转 助力乡村振兴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