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蔬菜大棚种出乡村振兴富裕路
通讯员 牛丽娜
产业发展是引领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会宁县一手托着群众“餐桌”,一手牵着农户,倾力编织“菜篮子”,在千里沃野掀起了一场惠及群众的“菜篮子革命”,生活在这片红色热土的会师儿女正努力奔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日前,记者在新庄镇寺寨村看到,田野里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着,一幅产业兴旺的画卷就这样铺展在人们面前。
在会宁县新庄镇寺寨村,只见一排排银光闪烁的蔬菜大棚格外醒目,走进大棚,一股暖流扑面而来,一大片栽种整齐的西瓜映入眼帘,绿意盎然,西瓜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正在除草松土的几位村民边干活边聊天,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这是寺寨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蔬菜大棚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也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棚”,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寺寨村大棚蔬菜基地建好投入使用后,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30多人,百姓们用双手创造着幸福生活,唱响了幸福乐章,加快了乡村振兴。蔬菜种植基地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香馍馍,“去大棚上班”成了村民口头禅。村民不需要远走他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不出村就赚鼓了腰包,而且还能照顾好家庭,家门口的蔬菜基地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如今家家的生活好起来了,日子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致富奔小康依靠产业带动,依靠老百姓勤劳的双手,寺寨村的发展模式正是新庄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缩影。近年来,会宁县新庄镇将发展产业作为百姓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领老百姓转变生产方式,在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面为村民做好服务,敲开了全镇老百姓的增收致富之门。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产业发展就是在‘造血’的基础上实现‘换血’。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久久为功,只有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发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发展的“造血”功能,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才会越来越强。如今,五十多万会师儿女按照美好蓝图接续奋斗,一别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黑水汗流苦作甜,一年到头不见钱”的困苦生活,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广袤的大地上写满了幸福。
相关新闻
- 2021-06-08临泽蓼泉镇:“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6-08临泽:加强劳务输转 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6-08民乐:提升人居环境 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6-08金塔:让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