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滩村背靠青山做文章
原标题:草滩村 背靠青山做文章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双胜 缑玉明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背靠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麦积区麦积镇草滩村,以前“端着金碗讨饭吃”,并没有享受到风景优美带来的益处。
草滩村地处麦积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和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与麦积山石窟直线距离仅有1.2公里。全村总人口248户1034人,原有耕地3765亩,其中2200亩被退耕还林。因此,有限的土地,无法养活这一方群众。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在景区经营旅游纪念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3年摸底时,建档立卡贫困户达91户434人,是全区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行政村之一。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麦积区麦积镇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制定了切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与规划。于2016年引入农业龙头企业万康生态有限公司,累计投入1060万元,在草滩村建成一处集中蜂养殖、中药材种植、生态农业、餐饮旅游、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为一体的扶贫产业园。
在产业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种植人参、铁皮石斛等中草药为主的种植观光园,吸引人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拍照、打卡、直播。
“以前听说人参出产在东北,没想到在天水也能生长。”网红刘女士说,“我直播时,粉丝觉得很新奇,都想来参观游览。”
许春友是吉林人,他从遥远的东北来到草滩村,受万康公司聘请担任技术员。“草滩村的土质,很适合人参生长。我们培育的两百多亩人参长势良好,开花的时候,看新鲜的人特别多。”许春友说,公司现在开发了人参酒等系列产品,畅销好多地方。
万康公司按照“建基地、增规模、活发展、促增收”的思路,还建成总占地面积360亩的中蜂养殖园区,建成占地65亩、拥有22个温室大棚的草莓采摘园1处,探索出了“扶贫产业园+合作社+贫困户+技能培训+旅游消费”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扶贫产业园与贫困户互利共赢、抱团发展的扶贫新路子。2020年底,产业园实现收益800多万元,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202人,人均劳务年收入达1.4万元,为贫困户实现脱贫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麦积区是世界公认的黄金蜜源产区,是中华养蜂鼻祖姜岐故里。地处林区边缘的草滩村,植物资源丰富,各种山花盛开期涵盖三季,是黄金蜜源区,村民在历史上就有养殖蜜蜂的传统。因此,麦积区麦积镇在脱贫攻坚发展规划中,将养蜂产业列为草滩村重点发展产业,予以鼓励支持。2018年10月,帮扶单位中车集团公司又投入50万元,在草滩村流转土地10亩建设一处养蜂基地,成立山花生态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养殖100箱,委托35户贫困户和懂技术的农户分散养殖100箱。基地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不断壮大草滩村养蜂产业和村集体经济。
草滩村村民孙海牛前几年和爱人一直在外地务工,一年到头也就攒个一两万元。这几年回来养殖蜜蜂,不再外出奔波了:“现在我们养蜂能多赚不少钱,而且不用发愁销路,比原来务工轻松多了。在家里还能照顾老人,切实解决了我们的困难。”
草滩村中蜂养殖的成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吸纳周边村庄的174户农户发展中蜂3916箱、户均年收益2.5万元;示范带动全区2452户农户发展中蜂3.95万群(其中贫困户1545户、1.5万余群),创建两个市级标准化养蜂示范场。
为解决蜂蜜销售问题,麦积区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动员帮扶单位采购农户的蜂蜜12吨左右,减轻了养殖户的压力。
“今年全村养殖蜂蜜达到1800多箱,合作社推销群众蜂蜜9.5吨,3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多元,村集体收入5万元。”村支书李小峰说,养蜂成为草滩村的“甜蜜事业”。
进入冬季,草滩村又热闹起来了。由天水金潭龙实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草滩村流转土地投资建设的滑雪场,是麦积山景区冬季文化旅游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天水市重点招商引资和麦积山体育休闲旅游养生项目,能够容纳3000多人同时戏雪滑雪。在滑雪旺季,能够安排四十多位村民务工,还带动了几十户村民在周边从事餐饮等服务活动。滑雪场运行八年时间,对草滩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今,草滩村实现道路硬化、通自来水、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幅度改善,各种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改变了贫困面貌,过上了好日子。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7500元,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