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丨天水秦州区士子村:“数字大棚”好光景
原标题:秦州区士子村——
“数字大棚”好光景
大棚外冰天雪地,棚内四季如春,草莓已经挂果。
皑皑白雪覆盖下的一个个数字温棚铺满了整个川道,显得十分壮观和美丽。
隆冬时节,大雪飞扬。
皑皑白雪覆盖下,秦州区杨家寺镇山川美景如同“屏保”般环绕左右,一栋紧挨一栋的数字温棚铺满了整个川道。棚内,草莓开花的开花、坐果的坐果;刚刚摘下的辣椒新鲜得能掐出水来;从地里现挖出的白萝卜吃起来透着一丝冰凉……
过去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靠天吃饭的当地农民也变身新“打工人”, 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留恋和美好期盼,在“工厂化”集约发展的家乡土地上开启了新生活。
“活得有个人样了”
冬日,野外的田地已进入休眠期。然而,杨家寺镇与礼县交界的士子村却是一番与寒冬时节毫无关联的“逆天大写意”。
自士子村西行至中川村、松树村等村落沿线滩地上,一栋紧挨一栋的工厂化连栋温室钢架大棚集中连片,透过塑料向内望去,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金土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水肥一体化”数字大棚里,工人们摘菜的摘菜、栽苗的栽苗,场面热火朝天。棚外的冰雪世界,被一层塑料膜堵在了外面。
“菊平,赶紧把车开进来把垃圾运走。”一名妇女的声音从棚内一侧响起。
“好的,这就去。”弯腰正在拔辣椒蔓茎的赵菊平放下手中的活,因腿脚不便,起身后的他慢慢地朝棚外走去。
没两分钟,赵菊平驾驶着电动三轮车进入棚内,工人们合力将一堆堆刚刚清理掉的过季蔬菜装进后车斗。
赵菊平是士子村村民,腿部残疾,在合作社上班已5年。他说,以前因腿脚不便,去地里务农时重活干不了,想去打工又没人敢要,最后只能靠低保金过日子,总觉得“低人一等”。没想到2016年,流转村里土地建起温棚的金土地合作社招他当了工人,安排他在园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从此,闲了半辈子的他成了一名“打工人”。
他说,合作社务工人员中,类似他这样的残疾人共有6名,只要他们自己或家属有意愿来上班,合作社都要。
自从进园区上班后,赵菊平和其他工人们一道干活,有说有笑、忙忙碌碌,突然觉得一下子活得有个人样了。
2018年,村上给他盖了间50多平方米的新房,而他每月工资加上低保金有2000元左右,年底还能领村里的产业分红。
好运接踵而至,赵菊平一想到像他这样的人有朝一日也能过上如此充实的好日子,就感觉有好多话想说,但一时嘴笨说不出来。
“感觉像做梦似的。”他说。
“外乡人”何甲奇
个头高大,一脸和气的何甲奇是秦州区关子镇人,前些年去外地打过工,回乡后育过树苗,种过大蒜,也开过茶园、宾馆,总之,一门心思就想着如何发家致富。
2012年,何甲奇来杨家寺镇士子村寻昔日战友小聚时,偶然看到这里山地川地撂荒的较多。回去后,脑子一向活络、又懂种植的他开始不停地思量,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心头。
2013年,他再次来到士子村,这次来,他不仅仅来找战友叙旧,更重要的是,他决定要在这里大面积流转土地,搞蔬菜种植。
说干就干。同年,何甲奇在流转来的40亩地上种上露天大蒜,年末算了笔账,收入和支出持平,没亏没赚。次年,他将流转亩数提升至60亩,有了前一年的铺垫,收益可观。
2015年上半年,去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回来的何甲奇开始在流转来的土地上建温室大棚186个,其中150多个棚里种上大蒜,当年净赚104万元。
2013年至今,何甲奇在当地流转的土地从最初的40亩到现在的川地、山地加起来有1480亩,从当初自己创业发展到现在带动88户300多人共同发家致富,其间他付出了许多,杨家寺镇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也回馈了他许多。
在杨家寺镇创业近10年,何甲奇已然成为地地道道的杨家寺人。
2018年,他投资70多万元建成的金土地合作社“水肥一体化”数字大棚,棚内滴灌、喷灌均采用以色列技术,雾化率高达98%,是省内四家同类型设施温棚中使用水肥配方技术和配件设备最先进的一家。
能带动当地村民发家致富,何甲奇觉得是件很幸福的事。今年和外地客商签订的水果玉米订单已经达成,合同约定由合作社招收工人、提供土地,对方提供技术和种苗,且在不低于保底价的基础上负责销路。目前,2000多亩地块平整工作已经结束,明年水果玉米种植将达1500亩,届时,将会给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村民“钱袋子”更充裕些。
冬日里的草莓花
在一路相隔的智能物联网视频可视大棚的其中一处,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草莓园里,草莓长势良好,叶片泛着绿莹莹的光,花开正艳,有的果苗上已经坐果。
在大棚中心地带,通过自制土暖气产生的热量,在热风机的吹动下,正通过4条管道散热至棚内各个角落。温度显示器上,棚内温度为10.8℃。
“这个半自动化设备是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我给起了个名字,叫‘土暖气热风机’,只用于低温极端天气。现在就想通过它做个试验,将草莓的生长环境控制在10℃至15℃最佳生长温度段,力争春节期间上市,让市民尝个鲜。”杨家寺镇镇长任建军说。
这个草莓大棚内,智能物联网系统在设施大棚中起到的作用非同寻常。
物联网控制室内,一名工作人员手握鼠标点开草莓1号棚,棚内大到数千亩的草莓生长,小到每一株叶片,均在屏幕上看得一清二楚。
任建军说,棚内引进的物联网系统,是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对棚内植物生长实时监控,只要打开电脑软件,鼠标点到哪儿,哪儿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手机上下载系统APP后,无论人在哪里,都可以远程监控作物生长和里面的务工情况,这种高科技配比提升了科学化管理水平。
采访当天,是任建军到任的第3天,然而说起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依恋,丝毫不比当地百姓淡一分。
“5年前,秦州区启动‘西菜南移’设施农业建设后,从园区规划、编制、版图设计,再到上报立项、批复,甚至第一座大棚的建立,我都深度参与。如今,受组织委派,我又来镇上任职,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任建军说。
看着当初的图纸落地项目建成,看着村民们欢天喜地地上班下班,任建军颇觉心安。
新“打工人”的新生活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以前没觉得有多好,然而近5年来,赵菊平打心眼里有了“家”的概念,且一天比一天爱自己的家。
马芳家也是贫困户,从5年前刚进园区时的一名种菜新手,她用了3年时间成长为技术骨干。不同的菜生长周期各有多长?土壤水肥配比如何?喷灌、滴灌如何掌握?随便拎出一项,她都说得头头是道。
30年河东,30年河西;风水轮流转……马芳以前没觉得,过去常常挂在口头的这些话,原来这么有意思。
她家6亩地,2015年前,地里种着麦子、玉米、洋芋、胡麻等,一年到头和丈夫累死累活,收成也只够一家人吃喝。两个娃娃上学手里没钱时,只好四处去借,那时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都难受。谁能想到,自2015年起,自家日子慢慢能变成现在的样子,自己还能时不时被人用车接去讲授棚内蔬菜栽种技术,由“学徒”变成了“老师”。
杨家寺镇20个行政村中,设施农业覆盖的现有11个村,其间相继建成蔬菜核心区、果品种植区、观光旅游区、中药材种植区等8大产业园区,年产值3.24亿元。
如此大的产业带给村民带来的就业机会很多。杨家寺镇镇党委书记李军说,农忙时节,各村子到设施棚打工的人超过三分之二,劳力不够时,还需要到秦岭镇、牡丹镇等周边乡镇去招人。
2018年,马芳、赵菊平等紧跟士子村整村脱贫退出步伐脱贫摘帽。摆脱贫困是过去生活的终点,同时又是奔向小康生活的新起点。杨家寺镇及其周边万余名村民变身新“打工人”,正在生养他们的土地上投入新的生活。
文/记者 丁毅 王兰芳
图/记者 田蹊
相关新闻
- 2020-12-29我和我的家乡丨天水麦积区白家河村:红果果变身“金果果”
- 2020-12-28【文明家庭】双警家庭齐上阵 并肩携手抗疫情
- 2020-12-28天水市首支新冠病毒疫苗12月27日完成接种
- 2020-12-25天水5名产业工人被聘为高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