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我和我的家乡丨皋兰县长坡村:儿梨“变形记”

20-12-29 09:47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皋兰县长坡村——

  软儿梨“变形记”

  软儿梨

  春天,梨花盛开的什川镇,景色美不胜收。资料图

  整洁靓丽的村中街景。

  12月21日,冬至时分,进入了兰州软儿梨旺销时节。魏永波刚参加完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马不停蹄从海口飞回兰州,一天也没停歇,就回到皋兰县什川镇长坡村的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跟社员魏源中等人一起忙活起来。

  在皋兰县城南边,有一块秀美的黄河河谷盆地,它就是素有“世界第一古梨园”之称的什川镇。这里就是魏永波的家乡,也是他这些年东奔西走,无论走到哪儿都不厌其烦推介的地方。

  “疯子魏永波”

  “这次去完海口,我已经带着兰州软儿梨跑遍了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魏永波说。“现在合作社库存有170万斤梨,根本不愁卖!”说话间,魏永波的手机响个不停,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货信息不停地提示着。

  38岁的魏永波,是土生土长的皋兰县什川镇长坡村人。他用十年的努力,带领长坡村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们,创造了兰州软儿梨从“黑疙瘩”变成“金疙瘩”的传奇。

  当年,20岁出头的魏永波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向往着外面的花花世界。那时的他,外贸物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每每返乡,看到街头那些推小车卖梨的乡亲们,还在用传统的方式谋生,魏永波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2010年底,他毅然返回家乡,牵头发起成立了“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

  “再有七八天,我们合作社刚好成立10年。其实刚返乡时,大家都不理解我,说我放着好端端的生意不做,回来卖梨,简直是个疯子,还给了我一个绰号‘疯子魏永波’。”

  皋兰县什川镇,是兰州著名的果瓜之乡,这里有世界上罕见的一片古梨园,种植梨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存百年以上古梨树9400多棵。作为一片特殊的农业生态遗产,什川梨园曾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进入21世纪后,受到青年农民进城务工,具有专业种梨技艺的“天把式”老去,水果产销模式陈旧、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因素影响,什川梨产业的生产销售下滑,果农收入降低,梨园弃耕、荒芜现象严重。

  魏永波不顾家人的反对,彻底停掉自己原有的外贸物流生意,回到长坡村尝试流转梨园,研究软儿梨科学种植和冷链贮存技术,开启“软儿梨”产业化运营之路,并创立了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魏哥”软儿梨品牌。

  打造品质

  每年秋末冬初,软儿梨成熟呈黄绿色,果肉硬而较酸。这时的梨,人们是不吃的。待采摘后经过一个月贮藏软化,时色暗黄,甘酸适度,再经过时间的沉淀、发酵,变成一个“黑果子”方可享用。颗颗梨子冻结成冰球,食用时置温暖处或投冷水中化开,称“化心”,果实解冻后香味特别,且具有清热、润燥、生津化痰之功效,故被视为食疗兼备的妙品,有着“兰州本土哈根达斯”之美誉。

  65岁的魏源中精神矍铄,是魏永波的爷爷辈,也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2014年加入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以前,我们家的梨子大的大、小的小,没有现在品质好。我推着小车出去卖梨,辛苦不说,还卖不上好价钱。”魏源中说。

  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组织方式进行生产,通过聘请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教授为果农提供栽培技术,果品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合作社还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病虫防治程序、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组织收购“五统一”。

  “我们合作社有个微信群,叫‘老梨树病虫害防治保护群’,在种植期,不管遇到任何技术难题,大家都会在群里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魏源中说。

  陈辅斌是什川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合作社除了进行统种统收,还开展新优品种攻关、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组织社员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了社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及合作意识,造就了一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

  果品品质好了,收益自然也高了。“自从加入了合作社,我家梨子品质提高了,每年基本都被合作社收走了,价格也比以前翻了一倍。”魏源中满意地说。如今,魏源中早已脱贫,每年除了照顾好自己家的十几棵梨树,还在合作社里务工,到了年底除了以产业入股分红,加上务工,年收入可达3万多元。

  跑出销路

  “软儿梨虽然好吃,却不易储藏,从存放到销售,损耗非常大。过去梨子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完全是靠天说话,而且运输难、销售半径短,更是软儿梨销售不可回避的短板。”魏永波说。

  2013年,通过社员大会集体商议,合作社开始在什川镇长坡村建设集农产品生产、储藏、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基地,截至目前已建成一座700吨的冷库,一座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无尘车间,以及“乡村”实验室、包装车间、农资库房和办公区域等。

  有了现代化的冷库,解决了乡亲们多年来最犯难的问题。村上的种植大户魏永阳是2013年加入合作社的,“我家今年梨子产量有12000多斤,过去没有冷库,每年梨子收获的季节,也是我最头疼的时候,家里地方小,摘下来的梨子没处放,只能租用别人家的院子,无形中增加了成本。”魏永阳说,“现在好了,梨子一成熟,就被合作社收走存放在冷库里,省心多了。”

  在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品质最好的梨子收购价能达到每斤4元,其他的梨子按照不同品质,收购价从1.5元到两三元不等,对农民增收、产业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说到“软儿梨不愁卖”,魏永波着实有一肚子话要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年创办合作社之初,我们和兰州市农研中心果蔬站合作引进先进栽培种植技术,提出了‘老梨树更新复壮及栽培技术集成方案’,不仅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果品食用的安全性和果品品质,现已形成300亩软儿梨、冬果梨种植基地,200亩白凤桃种植基地,50亩葡萄种植基地的规模。”

  “果品品质提升了,冷库盖起来了,成本也水涨船高,更头疼的问题来了,卖给谁,怎么卖?”魏永波说,“头几年,真的很迷茫、很无助。果子卖不出去,我急得直上火。”从2014年起,魏永波开始在全国跑展会,那段岁月可谓是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我到处给人们讲‘世界第一古梨园’的故事、讲‘软儿梨’的故事。”

  经过几年的坚持和努力,兰州软儿梨的市场认知度不断提高,合作社与顺风快递签订合作协议,产品一天内即可抵达全国省会城市,随着销售渠道的畅通,兰州软儿梨的销售网络在全国各大城市铺开、扩大。

  兰州名片

  “曾经没人要的‘黑疙瘩’,如今却变成了‘金疙瘩’。”快人快语的魏正祥也是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我怎么也没想到,我们的软儿梨变成了‘梨中贵族’,这都是魏永波的功劳,他比我们这些农户还要爱梨,每年梨树开花时,他都到各家各户的梨园转着看,一年下来,不知道要跑多少趟。”

  随着软儿梨的市场认知度的提高,合作社在严把产品质量关的同时,努力拓展市场,自主设计了以软儿梨、冬果梨、白凤桃为主打的什川特色果品系列产品包装,研制出软儿梨、嘉宝梨专用真空包装罐,彻底解决了软儿梨储藏难、运输难、销售半径小的致命缺点。

  为了把软儿梨从兰州推向全国,魏永波还带着什川软儿梨走上央视《星光大道》《远方的家》,以及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等节目,参加过“2017成都农博会”等各种类型的大型展会,使软儿梨的知名度大大提升。2017年,皋兰县什川镇长坡村(软儿梨)入选农业部第七批“一村一品”示范村。

  “要想把软儿梨推向更广阔的平台,就得讲好软儿梨的故事,讲出梨背后的文化内涵。”魏永波说,2019年,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销售软儿梨150万斤,白凤桃、甜瓜、葡萄等其它特色产品23万斤,果品经济效益的增加,也提高了社员种植的积极性。

  如今,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力军,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兰州特色果品的产业化进程,“什川软儿梨”已成为兰州乃至甘肃省的一张农产品名片。

  现在,魏永波最开心的事就是在自己的抖音号上拍一些家乡的小视频,向更多的人推介自己美丽的家乡。

  文/记者 于青元 平丽艳 荆雯

  图/记者 田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我和我的家乡丨临夏市折桥村:“农家乐”的大产业 我和我的家乡丨临夏市折桥村:“农家乐”的大产业
  • 我和我的家乡丨成县金葡村:鸡峰山上百草香 我和我的家乡丨成县金葡村:鸡峰山上百草香
  • 古人冬天如何给饭菜保温 古人冬天如何给饭菜保温
  • 我和我的家乡丨陇南康县朱家沟村:古村落的新生活 我和我的家乡丨陇南康县朱家沟村:古村落的新生活
  • 医院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八步沙“六老汉”唯一健在者张润元老人的眼睛治好了 医院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八步沙“六老汉”唯一健在者张润元老人的眼睛治好了
  • 兰州公安今年严打黑恶电诈涉毒犯罪 抓获犯罪嫌疑人1576名 兰州公安今年严打黑恶电诈涉毒犯罪 抓获犯罪嫌疑人1576名
  • 中国传媒大学艺考初试需两部手机:一部用于作答,一部实时监考 中国传媒大学艺考初试需两部手机:一部用于作答,一部实时监考
  • 顾军·张巨鸿毛主席诗词书画展12月28日开展 顾军·张巨鸿毛主席诗词书画展12月28日开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故宫出版社向贵州甘肃等贫困山区学校捐
2   西部欠发达地区借“优势学科”打造创新
3   临夏自然之力造“冰雪世界”
4   我和我的家乡丨临夏市折桥村:“农家乐
5   高台:红色旅游提档升级开启实力圈粉
6   我和我的家乡丨成县金葡村:鸡峰山上百
7   记者手记:养老住公寓,和在家一样“美
8   兰州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正式启动
9   【“飞阅”中国】平山湖大峡谷雄浑壮观
10   【“飞阅”中国】金色湿地 生态乐园
11   【大美甘肃】甘肃高台:云雾蒸腾宛如仙
12   萌憨!祁连山上演“疯狂动物城”
13   与文物修复有关的事
14   古人冬天如何给饭菜保温
15   55岁的爷爷当同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