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康县:田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喜忧盼

20-12-15 16:4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明月山白雪皑皑,平洛河畔河风冷飕。笔者冒着凛冽的寒风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走进了田家山村,来到地处垭合社新建的文化广场一边的党群服务中心,见到了正在忙碌打扫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担任田山村第一书记的蒲晓丽女士。同行的原任村党支部书记田顺杰说:田山村位于康县北部山区,山大沟深、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是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26.2%。

  2019年6月初,“80后”蒲晓丽根据组织安排地处高山上的田山村驻村帮扶并担任田山村第一书记。曾在县直部门工作15年、在妇联工作过7年的她首次深入农村来到田家山驻村工作,想想刚进村开展工作的时候,她心里一片茫然,精准扶贫、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扶贫手册等等一系列的概念跟她所熟悉的本质业务工作相去甚远,为了尽快的熟悉扶贫工作,准确把握扶贫任务,她和队员进村入户了解情况、虚心向村干部咨询学习。以具体行动,扎根乡村,全身心投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为贫困群众解难题、做实事,努力推动贫困村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在村里,她和队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了“帮助贫困户进一步改善生活条件、帮助贫困户摒弃生活陋习、关怀慰问贫困户生活”的“三关怀”活动,宣讲党和国家系列富民惠民政策和脱贫攻坚政策法规,了解贫困群众的疾苦和愿望,掌握贫困群众所思所想,亲切地拉家常,谈发展,话脱贫,认真询问了生产生活、身体状况及家庭收入、子女上学、方便就医等情况,详细了解存在的实际困难,结合帮扶村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围绕产业、就业、消费扶贫三个重点,实施民生补短板工程和兴农惠农工程。面对今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镇村干部迅速行动,全面摸查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程度,针对贫困户外出务工难、扶贫产品销售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因人而异,分类施策。在加强贫困村疫情防控和宣传引导的同时,多形式多途径解决贫困户农产品滞销问题,强化产业帮扶。

  一年多来她经常放弃休息日,顶酷暑,冒严寒,在乡间小道上穿行,入户走访,收集资料,核实数据,整治卫生,帮干农活,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准确制定帮扶计划。她告诉笔者:在田家山村的这一年里,我们与镇驻村领导干部、村委会干部团结一致做好抗击新冠疫情的宣传值班工作、完成农户电子医保信息录入、安全住房信息录入、抗洪抢险值班以及灾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工作,和驻村干部一起做入户调查,排查隐患,表册填报,结对帮扶,政策解释,矛盾化解。积极听取群众意见,配合镇村干部一起为田山村发展干事出力和力所能及的实施。春节前夕慰问10户困难群众送去价值1500余元大米、菜籽油等慰问品;疫情期间为田山村筹集40只口罩并协助镇村干部搞好防疫宣传、人员摸排等工作;积极走访群众,和群众谈心谈话,了解他们近期生产生活情况,对户内资料进行动态管理;积极配合镇村社干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环境清洁整治”活动,组织动员群众打扫室内外卫生,清理乱堆乱放,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交通文明劝导活动、医保政策宣传活动并对全村731人进行医保信息录入;对田山村16名儿童进行“六一”节慰问,送去书本,笔盒,本子,皮球,跳绳等学习体育用品,价值2000余元;通过争取为田山村垭合教学点协调了20套新课桌椅;协助村领导班子对危房和有险情的地方进行了排查,并及时转移受灾群众,灾情过后又积极开展灾后恢复救助工作;给全村58户贫困户发放了价值4万元的进口炒锅。给该村垭合教学点的5名孩子发放了价值1000元的学习用品,包括书包、文具、手电筒、彩笔、口琴等等。通过一年来的驻村帮扶,她深切感受到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她所在的贫困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她向笔者讲述了任职一年多时间的喜悦、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

  “最喜农村产业兴、农民腰包鼓。”蒲晓丽说,这是她在贫困村感受最明显的变化。

  受特殊自然条件限制,田山村产业基础弱、培育难度大。村民田六斤说,过去村里只能种耐旱的马铃薯和玉米,勉强维持温饱。如今,田山村依据实际,发展起了草畜结合的特色种植养殖业。目前,田山村发展有康县巴山草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巴山草畜养殖场1个,该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带动农户种植优良牧草,确保牧草冬季持续供应。并抢抓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政策机遇,吸纳社员,特别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入社,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起到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示范模式,2019年全村有6户建档立卡户分红户均2000元。 目前该养殖场牛存栏超过46头,马18头。散养户均2头牛以上的农户有5户。全村1300亩耕地有500多亩改种油菜,种植460亩花椒,发展土蜂8户,此外,村里还有168人外出务工,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一。

  “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拓宽了,如期脱贫我们信心十足。”蒲晓丽说。村民增收了,关注的方向也由过去的“吃穿行”,向子女教育和就业转变。蒲晓丽介绍,在随访入户中,村民聊得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和就业。“现在村里读大学的少,全村上过大学的仅有16人。占全村人口的2.6%”在感叹贫困农村发生巨变的同时,蒲晓丽还有心中的担忧事。“最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影响全村进一步发展。”蒲晓丽说,经过一年多的基层农村工作锻炼,虽然有一定工作经验,但她远离农村工作多年,对“三农”、乡村振兴等还缺乏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

  “特别是田山村在巩固脱贫成果和稳步衔接乡村振兴方面,还存在短板。”蒲晓丽说,目前村里形成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和花椒、油菜产业、土蜂养殖,层级低、链条短、规模小,村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依然很弱。

  为了弥补短板,蒲晓丽挤出各种时间学习政策、知识,给自己“充电”。“不仅要实打实地干,更重要的是把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急’‘盼’,脱贫成果才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蒲晓丽说。

  目前,田山村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全村正在通过修筑产业路、扩大养殖规模和种植规模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蒲晓丽说,她最期盼的是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针对全村产业弱小问题,蒲晓丽与村干部已经开始谋划引进或培育饲草加工企业和油菜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她还期盼能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升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等群体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冲击的能力。另外,充分发挥咱们田家山村离明月山景点近的优势,可以借助“明月山景点”打好乡村旅游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特色农业得错位发展,利用海拔高咱种高山蔬菜。种植中药材和野草莓及乌龙头,发展油菜观光园,也是好项目,引进园林企业,建设观赏竹种植基地,培育竹子,还打造竹编制品,生产加工背篼、簸箕、竹篮、竹箩、竹筛等特色工艺产品“希望自己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找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尽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蒲晓丽说。

  通讯员 燕兆林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