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芮鞠遗韵”新突围
崇信民歌电视mv拍摄中
登上唐帽山情郎望不见,放眼我的哥哥在天边;武康郡王雄风威震八方,扶山慰水黎民代代传送......”
初冬时节,在崇信县芮河岸边,一曲曲悠扬动听的民歌打破了瑟瑟寒风下清晨的宁静。这里,崇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MV正在紧张拍摄进行中,全力打造着“芮鞠遗韵”非遗品牌形象。将传统的非遗文化借助新媒体形式演绎,不只是打破了这些民间表演艺术走村串巷、赶场子的社火形式和舞台表演定式,更是非遗文化产业创新在新时代的又一次“新突围”。
留住芮鞠文明的根与脉
崇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大量的齐家文化、仰韶文化遗址,受历代多民族文化的影响,这里是民间民俗文化自由生长的一片沃土,传承保护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别具一格,颇有特色,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目前,崇信县的非遗项目共14大类近300多项,有省级保护项目4项,市级保护项目50项,县级保护项目60项。这其中,非遗表演艺术主要有“崇信民歌”“弦子腔”“山梁走唱”等等,是崇信历史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资源,承载着崇信经济社会发展的文明与进步。
近年来,县上坚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弘扬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精心保护,并通过”非遗+”模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非遗表演艺术逐渐开始从崇信的新窑大山、南北两塬走出来,走进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
在崇信的春晚舞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休闲龙泉夜.欢乐嘉年华”活动中,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大舞台,在“山水龙泉.养生崇信”文化旅游节上,总是少不了非遗节目精彩纷呈的表演,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非遗表演艺术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发挥着应有的积极作用。
崇信的非遗表演艺术植根于芮鞠大地,是芮鞠文明的根与脉,就贵在其汲取凝聚着文化精髓,但也自始至终贯穿着各种各样表演和展演形式。据了解,这次重新创作演绎的非遗文化创意作品,有《十对花》《拆洗婆娘》《想情郎》等6首,全力打造崇信非物质文化遗产----“芮鞠遗韵”品牌宣传,使它们的传唱更有特色,更有韵味,并借助电视以及网络新媒体之翼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发扬光大,为传承保护崇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这也是崇信文化产业创新的一次新突围,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认识崇信的非遗表演艺术,关注它们的前生、今世和未来。
守正创新淬就蓬勃生机
守正创新者进,守正是基础,而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是非遗文化永葆蓬勃生机的活力源泉。
民歌在崇信的非遗项目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俗称“山歌子”“打山歌”,起源于唐代,陇右节度使李元谅屯兵筑城置“崇信军”时,与民共建边疆,百姓欢庆丰收、生活安乐时歌唱山歌小调,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崇信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曲调优美,内容丰富。
崇信民歌《连三月》是这次“芮鞠遗韵”非遗品牌创作宣传的一首主打作品,该县音乐老师巩兰就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它表演形式有所创新的不同。她说“以前,《连三月》的演出基本上都是在舞台上。而这次拍摄MV,在保持崇信民歌原生态韵味的基础上,策划设计了以芮河水和芮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为背景的画面意境,而且男、女对唱,通过很多唯美的电视画面呈现了朴素美好的的爱情故事情节,极富有生活情趣,对于观众来说,是全新的视觉体验,可以在画面中更好的去理解这首民歌所表达的内涵,更加深切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从“唱”民歌到“演”民歌,从方寸舞台到丰富的场景画面,并用新媒体的现代语言来阐释和呈现传统文化,也许仅仅只是表现形式上的开拓创新,让老百姓更容易实现角色与剧情的共鸣,但实则是非遗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践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理念的实际行动,使崇信民歌真正唱的响,听的美,传的开,迈上了更高层次的文化艺术台阶。
博观约取的华丽嬗变
无独有偶,这样的创新成果在崇信并非偶然所成,一旦非遗魅力与创作灵感相碰撞,博观约取,厚积博发,总会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崇信县的柏树塬上,活跃着一支由非遗传承人王宏荣带领的弦子腔传习团队。弦子腔在崇信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在民间清唱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或针砭时弊,或激浊扬清。经典剧目《八仙拜寿》曾远赴香港、俄罗斯参加演出比赛,获得了银奖,广受赞誉。但王宏荣却坦言,弦子腔保存下来的剧本不是很多,随着社会主流思潮、风俗风情的变化,需要有更多的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新作品新剧目,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升的审美要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朱文杰,县二中的音乐老师,常年从事钢琴、二胡的教学研究,他以前从来没想过居然能和“弦子腔”结缘。他向记者讲述了《三千年的古槐弦子》的创作经历。“去年12月份,我接到了创作弦子腔新作品的任务,如何在保持弦子腔浓厚的原生态唱腔味道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崇信元素呢?我一开始就想到了崇信的千年华夏古槐王,它们都是崇信历史文化的炫丽瑰宝,源于芮鞠大地,一脉相承。弦子腔有着自己独特的腔调和旋律,尤其是唱腔中的高腔,畅快流利,高亢激昂。而古槐树冠盖如云,虬枝盘龙,同样有着蕴天地之精气的博大悠远。我想让老百姓不仅能看到,也能通过弦子腔听到古槐树一站就是三千年的宏伟气势。当时灵感一现,内心就有着一种冲动和责任感,敦促我尽快投入创作。”
就这样,在县文化馆的协调下,两人一拍即合,对这次创新作品都有着极高的创作热情和信心。当弦子腔“邂逅”古槐树,当非遗传承人“遇见”音乐创作人,一切皆有可能。终于,历时近两个月时间,一首《三千年的古槐弦子》全新出炉。
“ 三千年的古槐,百年的弦子腔,三弦子一弹唱起来,嗨....”2020年7月,全市“清凉怡夏--平凉人游平凉”巡回宣传演出活动走进崇信县专场推介会在龙泉寺举行,《三千年的古槐弦子》将晚会气氛推向了高潮,弦子腔独特的唱腔艺术、传统的三弦板胡与炫酷的电音吉它贝斯混搭碰撞,传递着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与现代时尚的融合之美,聆听着新奇的古韵新风,台下的观众现场气氛热烈,在情不自禁的一声声的旋律应和中,仿佛真的穿越时空,置身于古槐树下,以“三千年的约定还你前世今生的夙愿”的虔诚,感受着千年古树宽阔胸怀的呼唤与庇佑。
“《三千年的古槐弦子》是一件文化创意产品,它不同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却是弦子腔的突破和升华,是传统文化的华丽嬗变,承载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县文化馆馆长章龙说:“博采众长,海纳百川,象这样的文创作品既有形式创新,又有内容支撑,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更加多元化,生动化,与时俱进,适时而成,更为我们新时期文化创意作品的创作拓宽了空间,开辟了新的道路。”
传承赋活非遗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魅力在历史的积累更在传承,它是活态的历史,也是坚实的现在和具有根基的未来。
连日来,崇信县文化馆组织工作人员从南北两塬到新窑山区,从龙泉寺到芮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从锦屏镇的平头沟到铜城的关河峡口,深入乡村院落,田间地头,走访了十多位非遗传承人,深入了解、采集非遗表演艺术最初的原始风貌,极力寻找着“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在新窑镇后庄村山梁社,这里是省级非遗项目“山梁走唱”的发祥地,主要以说、唱为表演形式,边说边唱,简单随意、自娱自乐。这几天,“山梁走唱”传承人贾虎林、贾双虎暂时放下手里的农活,全身心投入配合着拍摄工作。一有空闲,他俩就一遍又一遍的唱着原汁原味的的经典曲目《拆洗婆娘》,“拆洗”在崇信方言里有戏弄、调侃的意思,正是“山梁走唱”这种流行于大山深处的简单随意的说、唱形式,让老实纯朴的村民找到了一种山里人老夫老妻之间打情骂俏、朴素的爱情生活的表达方式。诙谐风趣的道白,奇特滑稽的动作,让一群年轻人也跃跃欲试,一字一句,一板一眼跟着学唱起来。贾虎林告诉记者,他的师傅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经师傅口传心授保留下来经典段子还有《两亲家打架》《推车车》《瞎子玩会》等等。前些年的时候,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些“老古事”,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文化的繁荣,他们常常到处去演出,扩大了影响力,也吸引了一些业余爱好者,时不时地跟他们在农闲时间跑跑社火。这次在后庄村的新作品拍摄中,老人家都乐此不疲的,非常热情的指导着其它人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角色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个眼神。传承一人,带动一片,他想让年轻人学的多些再多些,也相信“山梁走唱”一定可以文脉不断,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他们总是用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匠心展现着崇信非遗风化不了的文化品质和历史价值。而“芮鞠遗韵”非遗品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近非遗,认识非遗,对非遗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了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承上启下,启发未来,让非遗面向未来,是崇信非遗文化拥有恒久生命力的需要,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更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一腔一调演绎世事百态,一招一式彰显人文情怀。崇信的民间民俗文化犹如历史文明留下的种子,散落在芮鞠大地山山水水之间,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一次又一次的新突围,又如崭新的阳光一样照耀着,让这些种子年年都会重新发芽、开花,结果,金灿灿的依旧满山遍野,时时处处闪耀着熠熠光彩。
通讯员 王颖月 戚斐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