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白银

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之城——白银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08-31 17:25 来源:中国甘肃网-白银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内外兼修增颜值 精细管理提品质

  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之城

  ——白银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中国甘肃网8月31日讯 据白银日报报道 文明以城市为体,城市以文明为魂。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最高荣誉。自2018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以来,白银市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加强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注重软件硬件一起抓、“颜值”“气质”双提升,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城市框架越来越大、城乡环境越来越美、市民素质越来越高。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进入摘牌冲刺,园林城市创建部分硬性指标提前达标。

  凝神 汇聚齐抓共管合力

  创建文明城市,是对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综合考题”。面对这场大考,白银市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创建、高质量推进,持续掀起了全民参与、众志成城的创建热潮。

  一张规划管到底。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三城同创”目标,谋划提出了“硬件抓基础、软件抓特色、对标抓创建”的总体思路,编制完成创建三年规划,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挂出“路线图”,定好“时间表”,切实发挥好规划的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

  一套班子抓到底。明确党委政府是城市创建的责任主体,成立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四大班子领导为副总指挥,县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城领导小组,下设8个推进组和督查考核组,强化责任、细化分工,全面构建起“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主推、县区部门主打的作战体系。充分激发广大市民创建热情,依托全媒体矩阵,采取道德讲堂、随手拍、公益广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唱响了全民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主旋律”。

  一把尺子量到底。将创城指标纳入年度督查重点,作为综合考核评价“标尺”,实行“领导小组一季度一推进、工作推进组一月一调度、第三方半年一测评”工作机制,建立暗访、通报、督查、测评、述职五位一体动态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督促检查,累计开展督查400多人次,督促整改问题1356个,有效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

  塑形 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城市要精致,管理须精细。坚持一手抓城市升级、一手抓城市管理,切实把创建过程变成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过程,曾经的城市“痛点”正转变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支点”。

  补基础短板。充分发挥城投、交投等投融资平台作用,大力实施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四化”工程,投资2.9亿元,亮化主城区各类建筑物580余栋,更新分类减量垃圾箱732个,改造提升金岭公园、银凤湖公园、金鱼公园等十大生态公园,老旧小区改造惠及近6万户居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行,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堵管理漏洞。树立“天大的小事”的理念,以绣花的功夫认真抓好城市管理。紧盯校园周边、集贸市场、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区域,重拳整治“八乱”、流浪狗、城区旱厕、乱贴小广告、占用盲道无序经营等“疑难杂症”,拆除旱厕25座,新建卫生厕所118座,整治集贸市场、规范设置便民摊点1232处,捕捉收容流浪狗2116只,城市管理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强交通弱项。针对环城路不环、断头路不畅、半幅路拥堵的现状,开展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连通环城路、打通断头路、拓宽半幅路,新建城市道路18条,更新主次干道路灯4816盏,施划停车位8050个,白银通用机场、高铁南站开工建设,白银至青城旅游公路建成通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持续推进“三反一查”“三乱”“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严查严管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车让人、人让车已成为市民文明习惯和共识。

  美颜 刷新城乡靓丽面貌

  文明创建既要“面子光”,也要“里子实”。坚持把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结合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一幅“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正在白银大地徐徐展开!

  做大增绿“加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红线管控”“森林覆盖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重点,持续构建上下孤山、北城区等九大生态片区,加快构筑“两屏两廊两带”生态屏障。三年累计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近100万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54平方米,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98%、36.48%,绿色成为白银发展的最亮底色。

  做优治乱“减法”。紧盯“拆、治、清、修”四字诀,深入开展“拆违治乱”“四抓四促”等专项行动,清理垃圾80多万吨,拆除危房近3万处,机械化清扫率达76%,有效消除了“视觉污染”。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黄河白银段水质综合评价达到Ⅱ类考核目标,全市空气优良天数稳定达到300天以上,广大群众期盼的天蓝、水碧、岸绿、花红、景美的愿景,已逐步变为现实。

  做活美丽“乘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星级”乡村创评为载体,持续打造了“六朵金花”、丁家沟·线川、紫香·童家湾、稻花香·瓜园、桃花谷·红岘台、古村落·小黄湾等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景泰大水?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白银顾家善村和景泰龙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实现了“由表及里”的美丽“蝶变”。

  铸魂 涵养时代新风正气

  城市之美,取决于文明的温度、道德的厚度和精神的高度。坚持颜值与气质并重,精神塑造和文化打造相融合,真正让城市因文化的滋养而更具魅力。

  聚焦素质文明,培育最美市民。牢牢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注重细化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和行业规范,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等评选活动,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凡人善举,带动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抢抓2021年“七一”建党百年机遇,加快红色干部学院建设,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评选市级以上“最美家庭”140户、“五星级文明户”1.54万户,表彰身边好人30人、最美白银人30人、道德模范51人。白银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聚焦窗口文明,营造最优环境。坚持把创城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展示窗口,持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无烟单位等创建活动,全面推广“不来即享”政务服务新模式,用文明“擦亮”窗口,以服务温暖人心,努力让广大企业和群众享受到“不见面”服务带来的便捷感和获得感。创建国家级各类文明单位19家,省级各类文明单位128个,市级各类文明单位252个。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荣获“全国助力复工复产先进单位”。

  聚焦特色文明,打造最亮品牌。围绕打造最有素养、最有礼仪、最有秩序、最有诚信、最有颜值、最有爱心“六个最有”品牌城市,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扎实开展“文明交通劝导”“三清一维护”活动,打造了“五分钟志愿服务工作圈”。实名注册志愿者18.7万人,建立志愿服务队1859支,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3万个,累计服务时长840万小时,街头的红马甲已经成为城市的形象新名片。

  惠民 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民之所望,创城所向。始终坚持创建不是为了“金字招牌”,而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城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进一步创新服务载体。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5个、乡村舞台83个,69个乡镇、9个街道、702个行政村、118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100%,为群众幸福生活层层“加码”。广泛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文化在行动”系列活动622场次,受益群众达68.9万人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进一步创新治理模式。坚持把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创建重点,大力推行三级网格模式,划小城市治理单元,集中开展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农民工工资拖欠等专项治理,市民对创城的满意度提高到2019年的90%以上。围绕诚信白银、阳光白银建设,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203家企业列入“红榜”,111家企业列入“黑榜”,在全社会形成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创新落实机制。聚焦常态长效,加强机制建设,综合运用无人机航拍、“三色管理”、模拟测评等手段,突出抓好“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智慧化平台搭建等工作,切实提高了创建的科学化、制度化、智慧化水平。组织媒体集中发声,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创城啄木鸟”等专题专栏,真正让不文明行为无所遁形,让全社会监督成为常态。

  走进白银,历史与现代辉映,古典与时尚交融,孕育了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城市精神,涵养了开放包容、文明智慧的城市气质,白银已成为古老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漫步白银,蓝天与清风相伴,花草与绿树掩映,绘就出处处是景、步步入画的山水景观,描摹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自然底色,白银已成为黄河之滨最美的风情线;放眼白银,机遇与希望同在,创意与活力并行,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了逐梦前行、奋发有为的时代担当,白银已成为重商亲商的投资热土。今日白银,正以奔跑向前的奋斗姿态,连续作战的斗争精神,不断扮靓城市颜值,塑造城市气质,努力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新衣备好了 义诊就绪了 2022中国甘肃网“新年新衣”即将出发 新衣备好了 义诊就绪了 2022中国甘肃网“新年新衣”即将出发
  • 搪瓷杯里的兰州工业记忆 搪瓷杯里的兰州工业记忆
  • 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多项成果创国内“先河” 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多项成果创国内“先河”
  •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走进四川高校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走进四川高校
  • 兰州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兰州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兰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兰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延长生育假,增设育儿假 独生子女每年有15日陪护假 解读新修改实施的《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延长生育假,增设育儿假 独生子女每年有15日陪护假 解读新修改实施的《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以乡村规划引领 打造陇原“富春山居图”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以乡村规划引领 打造陇原“富春山居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预计到202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
2   【飞天网评】2022年“四强马车”(一)
3   首届鲁企走进协作地·甘肃行项目路演暨
4   哈达铺:红军长征中的转折地
5   兰州全力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6   2022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本月底截止
7   嘉峪关推动数字化赋能社区管理
8   甘肃省持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9   甘肃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发展
10   武威天祝:分层构建养老服务网络
11   响应伟大号召 强化使命担当 为建设绿色
12   《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3   甘肃发布乡村旅游冬春季产品线路
14   甘肃省检察长培训班在兰开班 朱玉出席
15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访谈】书写人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