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敦煌七里镇:果香不怕“路远”
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著名记者范长江也曾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赞西北“自酿有极佳之葡萄酒”。敦煌鸣沙山下的七里镇,万亩葡萄,千亩桃杏,瓜果飘香。以葡萄、紫胭桃和李广杏为代表的特色林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其中“敦煌葡萄”“敦煌李广杏”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外来户”葡萄深受种植户青睐
敦煌地处北纬40°,处于葡萄栽培黄金纬度带,四季分明,光热时间充足,昼夜温差明显,同时当地特有的沙质土壤特别适合葡萄生长。行驶在七里镇大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和阳光下一层层泛着金光的桃林波浪。
1999年,七里镇引进红地球葡萄品种,尽管当地有着葡萄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让这位“外来户”真正安顿下来还是废了不少功夫。
红地球葡萄种植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种植技术落后,葡萄总产量小,同时销售困难,新品种引进初期甚至还出现了“春种葡萄秋铲苗”的痛心经历。
敦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生虎,就是最早进行探索的第一批开拓者。“每家每户都能通过微信、电话等渠道联系到专门的技术员。许多技术员每个月都会到田间地头察看葡萄的长势情况,跟果农们面对面交流。”
“我们在全市聘用了70个农民技术员,基本上每个村有一个,大村是2个,小村是1个。技术人员保证抓点。从葡萄播种开始,每半个月会下来一次,特别是在4月份抹芽定穗的时候。只有葡萄埋在地里的11、12月份(技术员)才得空。”
刘生虎在葡萄地里介绍葡萄种植、销售情况 周兆
经历了早期艰难探索之后,如今的刘生虎在介绍当地的果林种植情况时不仅能够侃侃而谈,对每个种植环节和要点都十分了解,而且从和果农一般黝黑的皮肤、手臂上的许多红斑破皮也可窥见在葡萄地里的工作环境。刘主任说:“只要到地头,果农能笑着对他说,这地头里的水果敞开免费吃,这活儿就是成功了。”
近年来,七里镇又引进了紫胭桃。尽管像红地球葡萄、紫胭桃这样的“外来户”投入较高,但其经济效益已经远远超出了低产出的李广杏“本地户”,深受种植户青睐。
目前,七里镇各类果林的种植面积已经扩展到了2.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以上。
“保质”是种植葡萄的关键
刘生虎不仅是葡萄地里的守望者,也是果农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虎主任”。三十多年的时间,“虎主任”只干了一件事——怎样把葡萄做好?
“一是要实时开源,二是要分级采摘、分级销售。把这两个方面做好,即使是在市场不景气的年份,也能做到减产不减收。”
敦煌葡萄和一般的葡萄不同,它虽然受日照时间长,但近90%的光照时间却是无效的,所以敦煌葡萄变红之后也有至少半个月的“变甜期”。刘主任边说边随手捻了个葡萄,“这种表面变白中间有凹陷,是由于光照太强造成的一种情况。在葡萄还青的时候,我们就会去除掉颗粒不均匀和品相不好的葡萄,并进行套袋处理。这样做不仅能防风沙,而且能有效过滤掉大多数无效光照,能够改善葡萄表面光洁度,提高果实品质。”
因为光照过强的“生病”葡萄 沈丹
因为不同品种葡萄的采摘时间不同,果农们为了抢占市场,出现了盲目跟风的情况,扰乱了当地正常的销售市场。七里镇积极实行分级采摘、分级销售的新模式,加上技术人员沟通到户,盲目跟风、以次充好的苗头被扼杀在摇篮里。不做“面子”工程,从而保障了葡萄的质量,稳住了当地市场秩序。
葡萄“走出”七里镇
葡萄种得好很重要,葡萄卖得好更重要。敦煌葡萄颗粒虽小但果肉紧实、味道甜美更受人欢迎。
甜蜜蜜的葡萄 秦际镇
近年来,七里镇积极地朝着扩大电商销售和改善运输条件新方向走,按照“品种少而精,规模大而强”的工作思路,一方面不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在冷藏保鲜上打翻身仗;另一方面积极与顺丰、华为等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建立物流和网络平台将葡萄、紫胭桃发往中东部发达地区,让果香飘出大西北。
七里镇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系方面也提供了自身的有益经验:从技术帮扶、采摘销售、冷藏运输和品牌推广等一系列环节入手,同时争取财政支持全面提升基地基础设施水平,在上游种植、中游管理、下游销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开发和培育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为促进全镇农产品品牌价值和销售价格“双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果农增收的“幸福果”
果农习忠夫妻两人正在给尚青的红地球葡萄套袋,今年57岁的习忠站在自家的三轮车上熟练地忙碌着。
习忠一家今年种了3亩葡萄、4亩桃子和2亩李广杏子,每年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每到瓜果快要成熟的时节,习忠总是忙碌不已。许多客户天一亮就要到他家收货,甚至还有许多回头客在网上联系买葡萄等瓜果。和他一样的其他种植户们此时也往往都 “甜蜜”地忙碌着。
“敦煌葡萄没有病虫的困扰,村里还专门派技术员指导你一步一步怎么做。销售这块有公司专门过来收,还有许多老顾客专门预定。不愁卖!”习忠摆了摆手,笑着说。
在果农们满怀希冀的眼神中,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正在一天天积累着“甜蜜”。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