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说话”的莫高窟讲解员
新华网兰州8月3日电(宋燕、蒋紫薇)参观过敦煌莫高窟的人,都会对那里的讲解员留下深刻印象:气质高雅、知识渊博、口才好。但成为一名合格的莫高窟故事“讲述者”,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每天接受游人钦佩的目光,就得在“台下”下苦功。
“一般在刚刚入门时会接受基础培训,之后部门会安排资深讲解员带我们进行实地培训,每年的旅游淡季,还会组织专门培训,由前辈和同事帮助我们学习。”李璐是莫高窟的一名讲解员,在这个岗位工作已经超过了十年。她说,敦煌研究院特别注重提高讲解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唯有持之以恒不断学习,才能不掉队。
如今,李璐可以熟练地用韩语向游客讲解莫高窟的壁画,但初入行时,并不是这样。“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韩国游客多,单位就选派我和三位同事到对外经贸大学插班学习了三年韩语。”李璐说。
不过,要做好莫高窟的讲解员,仅有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还得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淀,不然讲解起来十分吃力。”李璐介绍,经过语言、专业知识的“双培训”,现在莫高窟的讲解员可以为游客提供中、日、英、法、德、韩六种语言的讲解服务。
“讲解员不是冷冰冰的复读机,每一次讲解都会根据游客的年龄段、专业程度的不同做一些调整。”李璐说,游客中“卧虎藏龙”,倒逼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有话可讲,做一个“问不倒”的好讲解员。
“有温度的讲解”是莫高窟讲解员的追求。“要有‘温度’,必须先有‘厚度’,不断沉淀知识的厚度,努力做学者型讲解员,才能让游客感受到讲解的温度。”在李璐眼里,讲解员的职责是让文物“说话”,“要把学术成果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在敦煌研究院,像李璐这样“讲龄”超过10年的讲解员并不在少数。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是莫高窟讲解员的流动性不大。“大家在这里有一种归属感,我们爱这个工作,也爱这里。”李璐笃定地说。
在茫茫沙海中,在举世无双的文化圣殿,讲解员们一代代接力;在漆黑的洞窟中,在冷光手电筒的微光下,莫高窟的故事传播四海。(完)
相关新闻
- 2020-05-19甘肃简牍博物馆成立“读简班”助力文物保护研究
- 2020-01-19甘肃渐别"十年九旱" 降水偏多的生态之喜与文物之忧
- 2020-01-19"大地湾女神"邂逅"东方微笑":让千年文物"活起来"
- 2020-01-17奋斗者,自成风景——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先进事迹引发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