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乡村“藏家乐”渐兴 传统牧户尝鲜“旅游饭”
6月中下旬,甘肃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安果村风光。 杨艳敏 摄
中新网甘肃甘南6月21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杨艳敏)临近盛夏时节,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远郊的草场边,已成为人声鼎沸的欢乐海洋,身着盛装的藏族民众和着节奏明快、曲调悠扬的藏族歌曲,向远方而来的客人演绎着属于草原的豪迈与热情,为即将开启的草原旅游热“备足状态”。
6月中下旬,云卷云舒的夏河县境内时晴时阴,体感温度亦在冷热不均中变换。年逾五旬的夏河县阿木去乎镇黑力宁巴村村主任才项东知,身着传统藏族服饰,吆喝着外来游人的接踵而至。由过去传统畜牧养殖转至“吃旅游饭”的过程,让他意识到“与外界接轨”的收益与回报。
走进黑力宁巴村,满目皆是藏饰风格的二层楼房院落,不少家庭还用带有花纹的瓷砖对墙面和地板进行了较为考究的装饰。村落之外的广场上,既有现代化的硬化篮球场,也有古朴精致的旅游帐篷。一旁的休闲走廊,也被青稞、糌粑、风干牛肉、茯砖等当地特色土产铺满,等待着游人的“慧眼识珠”。
6月中下旬,夏河县远郊的草场边,已成为人声鼎沸的欢乐海洋,身着盛装的藏族民众和着节奏明快、曲调悠扬的藏族歌曲,向远方而来的客人演绎着属于草原的豪迈与热情,为即将开启的草原旅游热“备足状态”。 杨艳敏 摄
“七八年前,尚整体居住于山上的村民吃水都要下山来挑,贫困景象都随处可见。”一年前,自称“吃了半辈子苦”的才项东知如愿“脱贫”。他告诉中新网记者,如今自家新建的宅院每天有4间客房待客,按照与旅游公司的合约,加之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藏餐服务”,一年下来一两万元的收入应是有保障的。
对于祖辈承袭的“靠天生活”状态,才项东知至今难以忘怀。他说,在全村搬迁之前,依靠种植青稞以及数量稀少的养殖,他们家里正常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但自2016年以来,随着官方各项扶贫政策的叠加,已使其家庭年收入超过3万元。
作为距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甘肃甘南藏区是草原观光最便捷之地。近年来,夏河县官方依托拉卜楞寺和草原风光等优势,大力挖掘开拓“宗教文化+自然风光”,渐成规模、各具特色的“藏家乐”随处可见,融入其中的藏民族文化风情,亦成为招揽客商的“招牌菜”。
在阿木去乎镇安果村,该镇年轻藏族干部拉毛吉驻村已有6年之久,对该村的点滴变化自有“一本账”。她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初来乍到时,该村满目皆是狭窄逼仄、以及气味逼人的凌乱环境,加之“由于认知不足,不少村民对于生活缺乏信心”,导致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泥泞与垃圾。
在蓝天白云下放飞心情,在洁白的帐篷中体验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在美奂村寨中感受藏家儿女的热情淳朴,在原始与现代相融中陶冶情操……近年来,安果村积极开发草原观光、民俗体验、户外徒步、藏餐美食、帐篷生活、乘马自驾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在绿草原上追逐梦想”。
图为夏河县阿木去乎镇“藏家乐”。 杨艳敏 摄
“现如今,随着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大批外来游人涌入,村民越来越注重环境的改善。”在拉毛吉看来,藏家乐的兴起,既让“人畜分离”渐成潮流并减少了病害传播,也在不断加速当地民众接轨现代生活的速度。
夏河县政府副县长、阿木去乎镇党委书记旦正加表示,2015年开始,该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小康村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全域无垃圾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下一步,在持续改善公共基础条件的情况下,将使得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完)
相关新闻
- 2019-12-12赏河州牡丹 享冰雪激情——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邀您冬春游临夏
- 2018-08-23【新华网】脱贫攻坚看甘肃|甘肃夏河:让吾道村的脱贫新路径
- 2015-08-27甘肃藏区夏河传统赛马 骑手策马扬鞭驰骋草原
- 2015-07-20“中国拉卜楞”夏河筑起高原生态“绿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