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唱响全中国
原标题:《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唱响全中国
“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时代名曲,这支唱红全国的陇东民歌,词作者就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民诗人”孙万福。
孙万福,1883年出生于庆阳环县曲子刘旗一个贫民家庭。由于家庭生活窘迫,无力供养其读书。孙万福自小聪慧过人,虽不能上学读书,但他博闻强记,即景吟唱,出口成章。乡村办社火,他常扮演“春官”,乡邻过红白事,也常聘他为总管,在环江两岸享有很高的威望。
1929年,陇东大旱年馑时,孙万福家地产典当一空,全家8口人租种地主20亩地艰难度日,负债高达6000余元。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征解放了曲子,他分到了田地和牲畜,生活得到了根本改观。尤其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过去挨饿受穷的邻里乡亲都过上了好日子,天翻地覆的变化激发了孙万福的热情,他感慨万分,编就了一首歌颂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歌谣:“毛主席,他一来,衙门大敞开。谁有苦来谁有冤,一起吐出来。打倒土豪大恶霸,穷人把头抬。”
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随着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孙万福编的顺口溜、打油诗也变了。以前,他编的诗歌、顺口溜,耍社火的时候是为了取悦观众,给乡亲们过事当总管的时候是为了招呼客人。现在,他编的诗歌,表达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对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感激之情,特别是对革命领袖的感激之情。
有感于边区政府的恩情,孙万福自己摆脱贫困以后,又积极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开荒种地,发展生产,成为村里劳动致富的带头人。1939年,他被村民推选为“优抚”代耕队队长和小学名誉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刘旗村的拥军优属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代耕队5年为4户抗日军烈属义务耕地250多亩,受到了县政府的表扬。他常常自带材料、工具到学校义务修理桌椅,上门动员退学的孩子复学,给家里困难的学生买笔买纸,还用自家的木料在环江上架了8座木桥,方便学生过河。
村里有几个不学无术的二流子,不但好吃懒做,还有抽鸦片的恶习,影响整个村庄的风气。孙万福就不厌其烦地督促他们参加生产改造,帮助他们戒烟。他还专门编了一首《二流子要转变》的打油诗:二流子,馋又懒,东游西逛吃洋烟,把好人吃成瘦人,瘦人吃成病人,病人吃成坏人,吃得腿长脖子细,家里没有二亩地。公家听着要反对,邻家骂你没志气,婆娘骂你没脸皮,又没米,又没面,娃娃扯住你的衣。因此一心要转变,葫芦烟灯一齐绊,受奖励,勤生产,多开荒地多种田。
1940年,他把自家20亩川地长期借给驻防曲子的八路军三八五旅部队种菜。逢年过节,都要提着黄酒、猪肉、鸡蛋、蔬菜慰问战士。这一年夏,经庆环分区专员马锡五介绍,56岁的孙万福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三八五旅一部在刘旗白杨树山开荒,孙万福主动上门给战士们充当义务“老师”,帮助他们修整土地,播撒种子,管理庄稼,新开的荒地当年收获糜子100多石,三八五旅旅长王维舟感慨地说:“这是孙万福的好处啊!”1942年和1943年,他家连续两年多交公粮700多斤。他还在村里组织变工队,开荒400多亩,多打粮食60多石,帮助一些缺少劳力的群众吃饱了饭。
1943年11月,孙万福光荣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在延安住了近3个月,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12月9日,孙万福同其他16位劳动英雄在杨家岭与毛泽东主席座谈,孙万福兴奋而激动地走近毛主席,用两只手紧紧地抱住毛主席的肩膀说:“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账也还了,地也赎了,牛羊也有了,这都是你给的,没有你,我们这些穷汉趴在地下一辈子也站不起来!”他对自己的领袖无比热爱和拥护,越说越激动,即兴朗诵道:“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大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五谷万物生,来了咱们的毛泽东,挖断了穷根翻了身。为咱能过上好光景,发动了生产大运动,人人努力来生产,丰衣足食吃饱饭。边区人民要一心,枯树开花耀眼红,千年的古树盘了根,开花结籽靠山稳。比如东海上来一盆花,照到咱边区人民是一家。比如空中过来一块金,边区人民瞅到一条心。”
听完他的激情朗诵,毛泽东惊奇地拍着他的肩问他是不是个秀才,孙万福回答说:“我一字不识啊!”孙万福的回答让毛泽东感到十分意外,对他的诗人天赋大为惊叹。毛泽东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旧社会剥夺了他受教育学文化的权利,孙万福一定能成为一位真正的优秀诗人。劳动英雄孙万福即兴创作的这首诗后来有了一个响亮的题目,就是《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首诗歌发表后很快传遍了陕甘宁边区。时任延安鲁艺学院院长的周扬在《解放日报》撰文称孙万福是“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此后,经著名诗人贺敬之精心修改和艺术润色,这首诗被改编成民歌,配上陇东民歌的调子,成为充满激情的革命歌曲,从陕甘宁边区唱到了全国各地。
1944年1月29日,孙万福从延安回到曲子,街上的群众蜂拥而来,像欢迎从前线得胜归来的战斗英雄一样围着他问这问那。2月7日,陇东分区在庆阳县城的大礼堂举行大会,欢迎从延安归来的劳动英雄。会上,抗战剧团演出了话剧《孙万福回来了》。演出结束后,在观众的热烈要求下,孙万福走上主席台讲了他参加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感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在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努力生产,支持抗战,建设边区。之后他连续朗诵了10多首自己编的诗歌。这些诗歌,有的赞扬王维舟、马锡五等分区的领导人,有的赞扬边区政府、人民军队和劳动人民。
然而,正当这位农民诗人、劳动英雄满怀热情地为边区的建设事业奔走、歌唱的时候,不幸却突然而至。1944年7月13日,孙万福到曲子街为变工队买油,涉水过环江时,被无情的洪水夺去了生命,时年61岁。孙万福逝世后,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为他发表了讣告,延安鲁艺剧团和陇东分区文化艺术团体纷纷开会或撰写悼念文章,人们对这位优秀农民诗人的不幸去世感到非常痛惜。
孙万福创作了许多歌颂边区、歌颂人民的诗歌。遗憾的是他的大量口头作品未能流传下来。现在收集到的仅有他去世前在报纸上发表的20多首诗歌。最著名的就是这首《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首歌曲经文艺工作者整理修改,形成多个版本。1971年6月,关鹤岩等文艺工作者重新集体改编推出了《陕甘宁边区革命歌曲五首》,其中第一首即是《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定稿后的歌词共三段: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川万里气象新,五谷生长绿茵茵,来了咱们的毛主席,挖掉了苦根翻了身。自力更生闹革命,开展了生产大运动,为了革命得胜利,跟着咱领袖毛泽东。
这些改动不仅使措辞更文学化,而且还增强了其“革命性”。改编后的歌曲由陕西省歌舞剧院合唱队演唱并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录音制作。12月25日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出。之后,《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随即在全国掀起了争相排演、人人咏唱的热潮。如今,这位优秀的“农民诗人”留下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艺术遗产,仍然是中国文艺宝库中熠熠生辉的艺术珍品。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