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温暖的回响 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这条路,通往幸福

20-06-15 08:4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头条专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温暖的回响 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

这条路,通往幸福

  元古堆村郁郁葱葱,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元古堆村如今已经变成了美丽乡村。

  记者采访在村里农家乐就业的年轻人。本栏图片均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摄

  开栏的话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更加壮丽的新征程。此刻,每一个人都心怀激荡、充满期盼。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曾经,我们无数次憧憬小康,如今,全面小康终于触手可及。决战决胜的最后阶段,陇原大地一派火热的攻坚场面,广大干部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在全力以赴、冲刺胜利的终点。

  从今天起,甘肃日报及“新甘肃”客户端等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并派出多路全媒体采访小组,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讲述我们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故事,既深入反映全省人民生产生活的不断改善,又充分展现陇原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必将更加激励我们坚定信心勇克难关、同心协力奔向小康。敬请读者关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光庆 谢志娟 朱婕 崔银辉

  从渭源县城前往元古堆村,一路向西南行。

  道路平整通畅。路两边油菜花正艳,山峁沟壑一片明黄,蜜蜂嗡嗡地飞舞,太阳暖暖地照耀。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过这条路时,却是黄土飞扬,颠簸难行。到了村口,路没有了。他沿着村口的小桥,走进村里,看望慰问村里的干部群众,给家家户户送了年货。临走时,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这一天起,元古堆村翻开了新篇章。

  今天,顺着这条路进入元古堆村,村里的每一处景观,仿佛都在讲述着元古堆村从习近平总书记那里得到的激励与干劲。

  村口,“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感谢共产党,脱贫不忘总书记”的牌子立在路边;

  村里小广场上,竖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与老党员马岗亲切交谈的照片;

  雪白的文化墙上,醒目地挂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标语;

  村委会旁的工地上,新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七年来的努力奋斗,七年来的一以贯之。这个处处生机的元古堆村,正在迈开大步,走在小康路上。

  “水”“泥”路

  元古堆村,海拔2440米,三面环山,高寒阴湿。

  曾经的贫困,像是被大山围困,如重石压心。

  当年,通往村里的路很不好走。村里老人讲,好不容易从外面进来一辆小汽车,村民就会聚过来围着车转,盯着车看,车开走了,村里的狗还会追着汽车跑很远……

  “以前,我们村里的路可是‘水’‘泥’路哩”。元古堆村村支书朱惠军开了个玩笑。他解释说:这个水、泥可不是水泥,是要打引号的。夏秋下雨、春冬积雪冻土融化,人一出门,就要和路上的“水”“泥”较劲。有时,一只脚陷进泥里,好不容易拔出来,另一只脚就又陷进了泥里。

  交通闭塞、位置偏僻、发展滞后……2012年,元古堆村人均收入仅1465.8元,贫困面高达57.3%。

  如何脱贫致富,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来元古堆村时,殷殷叮嘱:“我们一起努力”,总书记走后,村委会马上就干起来了,想要富,先开路。

  村子的修路工程在2013年春天启动。

  从中央到地方,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元古堆村集中整合财政、扶贫、信贷、企业、社会帮扶等各类资金1.1亿多元,全面实施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通村公路、通社公路、串户道路先后动工,一条条真正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如今,元古堆村已完成村内33.8公里的所有道路硬化,实现了家家门口有水泥路,村民一年四季出门不湿鞋的目标。

  修好了能去远方的路,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了村子,元古堆村不再被大山围困,小康梦想越来越近。

  致富路

  顺着村里的硬化路,随意走进一户人家。

  敲敲大门,出来相迎的是户主曾玉成。他穿着夹克,肤色黝黑,笑起来,脸上皱纹里都溢着幸福。

  坐在整洁的小院里,淘气的两个小孙子在玩耍嬉闹,妻子在厨房里忙碌,曾玉成忙着沏上茶水,“路好走了,新房也盖起来了,用上了自来水,家里拉进了网线,日子好着哩。”

  说起从前,曾玉成摇摇头,“种着4亩地,住的土房子,虽说饿不死冻不死,可过得很苦,好日子想都没想过”。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后,大家受到极大鼓励,曾玉成也开始有想法了,他想脱贫,他很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春天来了,曾玉成走过村里正在施工的道路,坐车来到兰州,学习食用百合种植。回到家,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又拿到5万元的贷款,开始种植百合。

  有了技术,有了钱,曾玉成的百合越种越好,他还陆续流转了同村其他贫困户的35亩土地,成了村里的种百合大户,年收入达到6万元左右。2015年,曾玉成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和曾玉成一样,村里人的日子都红火起来了。2018年年底,元古堆村实现了贫困村脱贫摘帽,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9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25元,大家都铆足了劲奔小康。

  曾玉成觉得这几年,村里变化大,最感谢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村里说的话,我心里就热乎乎的。这些年村里通了水泥路,来旅游的多了,客商也来得多了。村里种起羊肚菌,办起民宿,还评上美丽乡村……”曾玉成说,我们盼着总书记再来元古堆村,看看我们美丽乡村的新变化。

  幸福路

  从村委会左转,走进村子深处,可以在两侧看到成排的新房。元古堆村妇联主席王调香的家,就在其中。

  小院门前种满了花草,一丛丛绿叶青翠欲滴,一朵朵紫红芍药开得正艳。

  进了小院,屋新瓦亮,干净宽敞。主屋里,家具摆放有序,被褥整洁如新。王调香早早起来打扫院子,修剪花草。她说:“这几年村里环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路修好了,来村里的客人越来越多,咱们家里的庭院可不能落后,不能给村里抹黑。”

  一处美不算美,处处美才能美出个样子。在全面完成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元古堆村大力实施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全面改善了村庄面貌。在村妇联的组织带动下,村里妇女积极参与村子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大家争美比美,把美丽庭院从“门里”延伸到“门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靓丽的风景。

  现在,全村的美丽庭院一座座。这些庭院在一条条串户道路的连接下,串成线连成片,装扮着美丽的元古堆村,提升着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元古堆村变美了,村民的日子红火了。大家都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一起努力,更好的日子就在前方。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图解|赏唯美诗词 过文化端午 图解|赏唯美诗词 过文化端午
  •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走进临夏市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走进临夏市
  • 【文化视点】丝路明珠锁阳城 【文化视点】丝路明珠锁阳城
  • 【寻访陇原古镇】走进滩歌古镇 【寻访陇原古镇】走进滩歌古镇
  • 510所“四大神器”助力“北斗”巡天 510所“四大神器”助力“北斗”巡天
  • 【抓“六稳” 促“六保”】端午小长假甘肃旅游复苏强劲 【抓“六稳” 促“六保”】端午小长假甘肃旅游复苏强劲
  • 唐仁健在天水调研项目建设等工作时强调 抓紧抓实重大项目建设 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 唐仁健在天水调研项目建设等工作时强调 抓紧抓实重大项目建设 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
  • 甘肃省法学会第八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林铎等出席 孙伟讲话 甘肃省法学会第八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林铎等出席 孙伟讲话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TA们已强势“成团”啦!
2   甘肃通渭:强产业抓项目助脱贫
3   图解|赏唯美诗词 过文化端午
4   定西市四措并举强化脱贫攻坚干部作风教
5   两当:灵芝敲响另一扇致富门
6   又是一年端午到 五彩香包街头俏(图)
7   甘肃省“三线一单”编制成果通过省级初
8   甘肃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冲刺清零进
9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
10   定西打造“数字中国”中西部地区标杆城
11   陇南开展市树、市花评选活动
12   白银市自媒体实行“红黑名单”管理
13   名医手记丨胃食管反流 容易被误诊的疾
14   金塔县杏子搭上网络快车“嫁”远方
15   【雅趣品赏】镂刻敦煌神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