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大姐换乘增收“快班车”
原标题:边大姐换乘增收“快班车”
记者 聂明霞 王继发
“边大姐,收工了,快回去给娃他爷做饭。”“12点到了咱都回。”
“今年没出去打工,政府帮咱在齐翔公司找到活儿,还能照顾上家里。”在灵台县朝那镇西张村齐翔果园里,边秀玲乐呵呵地回应道。
49岁的边秀玲是西张村高家社人,肢体四级残疾,全家6口人,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和大女儿在外务工,父亲年迈在家,儿子和小女儿还在读书。去年,边秀玲也跟着丈夫外出,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家里上上下下没人照料,老父亲有个头疼脑热都得麻烦家门邻居,夫妻俩也因为没手艺,常常会出现干完这份工、找不到下个活儿的情况,两人抱怨“干活难,找活干更难”。
今年受疫情影响,到3月份边秀玲夫妇还没有出去。疫情一天天变化,朝那镇党委、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针对受疫情影响群众没有如期外出务工这一焦点问题,朝那镇在县人社局等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微信群、公众号等途径,每天发布、转发务工信息,全面摸排了有意愿未返岗务工人员情况,特别是贫困劳动力情况,及时对接镇域内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搭建起群众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积极推行“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农户”的“灵台模式”。通过镇、村的广泛宣传和积极引导,边秀玲也决定不出去了,换乘上了就近就便务工的增收“快班车”。
绿绿的果园,蓝莹莹的天,一棵棵果树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枝叶沙沙作响,务工的群众一边忙着手头的活儿一边欢快地交谈着,齐翔果园里呈现这样一幅美好的景象。边秀玲通过村劳务站与齐翔公司签订了务工协议,接受了岗前培训,正式踏上新的岗位。她握着铁锹挖着施肥坑,拿着扫把清理着落叶残枝,用剪刀精心修剪繁密的花蕾……边秀玲务工一天能挣70元,一月能干26天,收入近2000元,还能照料上家里。边秀玲想到能这样“两不误”,在果园干一年,也能像外出一样挣2万多,不由美滋滋地笑了。在镇上的宣传引导下,像边秀玲这样就近就便务工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
据了解,今年以来,朝那镇摸底有务工意愿需提供就业岗位人员21人,有务工意愿未返岗人员272人,截至目前,全镇劳务输转2516人,就近就便安置312人,通过“点对点”向上海、天津等地输转49人,安排公益性人员179人。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