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小山村的“牛算盘”
清扫圈舍、粉料、拌料、投喂……在自家的肉牛养殖棚里,禹文虎忙得不亦乐乎。
46岁的禹文虎是崆峒区白庙乡柴寺村的一名肉牛养殖专业户。2003年,他放下金昌的馒头生意回乡照顾老人,接下了白庙塬上祖祖辈辈的传家“手艺”——养牛。
从1间3头,到3间9头,再到如今2间大养殖棚里的22头牛,小禹和媳妇经管着牛,送走了老人,哺育大了一双儿女,眼看成了“老禹”,仍未曾“偷得浮生半日闲”。
“牛每天都要‘吃饭’,我咋可能闲着呢?”禹文虎说,这些牛都是“宝贝”,在家养牛比背井离乡务工划算多了。
以前在金昌,每年最多挣2万元。17年前回家后,他种起了玉米、养起了牛,开启了“玉米+肉牛”“种植+养殖”的致富模式,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牛倌。
“黑安格斯、西蒙塔尔、杂交牛我都养,年出栏量有60多头,出栏直接送进市里的屠宰场。只要行情稳定,平均每年纯收入六、七万元不是问题。”禹文虎指着牛棚里体格最为健硕的一头说道,“这是我家的‘牛王’!别看它是杂交牛,1万8买进后经过育肥,四五个月就能出栏,起码能卖到2万5!”
“肉牛食草量大,家里的30多亩玉米都是它们的口粮。”老禹带记者走进牛棚隔壁的“小作坊”,粉料机轰鸣着,地上有序摆放着待粉的玉米、备好的油渣和粉好的饲料。
村支书介绍,禹文虎和村里的其他养牛大户一样,既是“生意人”,又是“手艺人”,平日里还“兼任”村里20多户养牛新手的“技术指导”。
“农机购买有补贴、扩大养殖有贴息贷款、养母牛还得过补贴、疫苗免费打、培训免费参加……”老禹细数着说道:“咱现在得了政策福利,周边邻居们只要有养牛的,我们就给大伙引个路,帮着看哪头牛的‘发展前途好’,自家牛出栏时也顺带着帮邻里把牛运出山。乡里乡亲搭把手,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柴寺村是崆峒区白庙乡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却是远近闻名的靠牛脱贫、靠牛致富的“牛村”。2012年11月,白庙乡柴寺村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肉牛养殖示范村,走出了一条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发展模式。
“我们主要以种植、养殖结合的模式搞散户肉牛养殖。村里有2600余亩玉米用来保障肉牛饲草料供应。全村380户村民里,70%以上都养牛,村子里仅10头以上养殖规模的就有50户。”村支书马广军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截至目前,柴寺村肉牛年存栏量3300头,年出栏2000余头,年产值可达到820万元。通过养牛,全村4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稳步脱贫。
通讯员 梁璐 图/文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