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态普惠 推动精准扶贫
原标题:探索生态普惠 推动精准扶贫
蒲晓婷
生态脱贫是联系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两大攻坚战的基本纽带,并已逐步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在“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中,“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对于打破环境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启动生态与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省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应立足省情,多管齐下,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消除贫困和保障生态安全的双重目标。
一是积极推行生态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保护补偿与扶贫脱贫相结合的模式。黄河流域甘肃段贫困地区较多,也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区域。生态资源良好的区域大多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客观上约束和限制了扶贫脱贫的路径和效果。推行生态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保护补偿与扶贫脱贫相结合的模式,将生态资源优势科学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能够在取得脱贫效果的同时,不减少甚至增加生态资源存量。绿色发展、生态宜居,是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构建生态扶贫的财政奖励制度是大势所趋,积极开展和创新生态扶贫财政奖励政策的新试点,很有必要。可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指数为依据,结合生态扶贫指数应用,制定财政奖励标准。
二是建立生态资产定价体系,提升生态资源资产收益和扶贫效应。要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建立绿色资产定价体系是关键。实践中,生态资源的资产化和资本化的市场程度不是很高。由于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的定价体系和标准尚未建立,导致生态扶贫产业的益贫性较低,生态资源的资产化和资本化收益较小。只有完善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定价制度,贫困地区生态资源和绿色资产收益才能充分放大。探索生态资源定价机制,尝试建立生态资产交易平台,开展生态资产抵押、质押等金融制度,将有利于放大生态扶贫效应,提升脱贫质量和水平。
三是完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提升生态扶贫效果。结合扶贫脱贫,构建和完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体系,重点是完善以生态扶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以生态扶贫指数评价为依据,建立相对完善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在资金来源上,应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补偿来源、补偿途径、补偿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确保生态补偿扶贫的有效性。在补偿对象上,在满足生态补偿式扶贫的条件下,补偿资金使用可向贫困人口倾斜,对作出生态贡献的贫困群体补偿数额可高于正常补偿数额,这是基于公平的原则。在补偿用途上,可成立专门补偿资金账户,也可以成立绿色产业扶贫基金,进一步提升扶贫脱贫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搭建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纽带”。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方向,引导品牌企业参与,加入“绿色”联盟,大力扶持绿色企业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的绿色转型,推动农村种养业绿色发展,助农增收。同时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普惠理念,畅通公众、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促进公众生态意识的提升以及生态文化的培育,推动全民践行生态普惠制和绿色生活方式,助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战略规划部)
相关新闻
- 2020-03-27谋划推进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2020-03-25打造道地中药材重要生态种植基地
- 2020-02-26生态绿色崛起 健康革命振兴——对甘肃省推进疫情防控后文旅产业振兴的十条建议
- 2018-03-11柳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