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
原标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
柳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总部署。武威市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近年来,通过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全市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但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脆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针对这一市情实际,武威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绿色发展中进行积极探索。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深刻教训,从端正发展理念入手,确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发展思路。坚持“三个更要注重”“三个有利于”“三个统筹”的工作原则,即:既要注重当前、更要注重长远,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注重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和发展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增加城乡群众收入,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谋划项目必须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合规性“三性”论证,坚决杜绝带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冒黑烟”的项目。2017年4月,经组织专家科学评估论证,果断叫停了民勤红砂岗工业集聚区规划总投资230亿元的高硫煤制氢循环利用示范项目,体现了武威市坚持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
二、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指示精神,“反弹琵琶”,以防沙治沙和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等为重点,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强化源头保护治理。坚决有力整改整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涉及武威段的150个项目和问题,已完成整改141个、整改率94%。认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积极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坚持科学防沙治沙。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努力创新治沙模式和技术,坚持人工治沙、工程治沙、机械治沙相结合,防沙治沙与用沙相结合,提升防沙治沙水平和实效。构建绿洲生态林网体系。积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进农田林网建设、农村社区及镇(乡)区绿化、旅游景区景点绿化、通道绿化等,努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加法”。着力打造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更加注重完善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坚持“三个留足”“三个让路”“三个不能开发”,即:城市规划要为生态留足空间、为文化留足空间、为公共服务留足空间;商业开发要为生态让路、为文化让路、为公共服务让路;学校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开发,公园绿地一寸都不能开发,城市广场一寸都不能开发。做到见缝插绿、应绿则绿,努力向园林城市迈进。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全面清除城乡陈年垃圾,加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推进“厕所革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加强生态资源管护。强化冰川、湿地、森林、草原等资源保护,努力保护好珍贵的天然林和多样性的物种。
三、推进经济绿色转型
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绿色发展崛起,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绿色有机农业、高附加值农业,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利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园区和企业循环化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能耗。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发挥武威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和龙头,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乡村旅游规划,进一步打响凉州文化品牌,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步伐,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深入推进水权水价改革,促进水资源严格管理、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加强水环境质量管理和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出台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环境保护监督。
四、完善绿色发展机制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层层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清单。严格落实河长制。完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体制,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健全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绿色发展考核监督体系,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制度,武威取消了对天祝县、民勤县主要经济指标的考核,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等指标的考核,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科技支撑和投入保障体系,发挥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武威绿洲站等科研机构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入生态环保建设。构建全民参与绿色发展的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作者为中共武威市委书记)
相关新闻
- 2018-03-07【两会聚焦】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代表委员热议生态文明建设
- 2018-03-07【两会聚焦】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代表委员热议生态文明建设
- 2018-03-04甘肃省明确国土资源工作重点 聚焦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和民生改善
- 2018-03-01甘肃省发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