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陇上江南”步履铿锵——陇南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20-04-03 08:30 来源:中国甘肃网-陇南日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陇上江南”步履铿锵——陇南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春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团走进陇南。春雨淅沥,花香扑鼻,青山绿水间春色满溢。

  这片被称为“陇上江南”的地方,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贫困,一直是陇南发展最大的难题。2011年,全市贫困人口30万人,贫困发生率53%。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所有特征,在陇南几乎都能一一找到,大山里的群众一直“守着青山绿水过着穷日子”。

  贫困像一副千斤重担,压在陇南人的肩头,也沉甸甸地压在历届陇南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心上。

  “决不能让贫困阻挡发展,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市委市政府把摆脱贫困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以“弱鸟先飞、至贫先富”的勇气向贫困发起总攻,步履铿锵地探索出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多条有效路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之路。

  电商扶贫:山货搭上时代快车

  在陇南采访,时常听见这样一句话:“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只有陇南人才明白,这句富有诗意的话语背后,是数万干部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和夜以继日、不屈不挠的奋斗故事。

  一直以来,绵延不断的大山,不仅是陇南发展的最大制约,更是陇南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走断了腿、磨破了鞋,走不出大山”,一度成为陇南群众的无奈。

  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内打破空间壁垒?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陇南敏锐地感知到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重大机遇——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刚好可以把陇南农特产品经营分散、品种多、规模小、产业链短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让大山里的“甘货”走出大山,让大山外的市场连通陇南。2013年开始,陇南全力推动电商与扶贫深度融合,深化推广“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一店带多村”等带贫模式,推进“六路带动”机制,利用抖音、快手、火山等平台,发挥网络众筹效益,电商成为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帮助群众增收的有效手段。陇南也因此成为“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和“全国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城市”。

  成县陇小南网货供应中心的直播员徐兰,几年前还是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依托公司搭建起的“陇小南成县特产商城”和“陇小南特产供货中心”两个线上平台,如今她每天坐在直播室里对着手机,就可以把两三百件陇南土特产卖向全国各地。

  陇南市新近探索开发的“中央厨房 平台配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在中西部偏远地区得以试水市场,取得了很好的便民效果。截至目前,全市网店达到1.4万多家,累计实现销售额140多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2万人。

  旅游扶贫: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陇南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多样、人文历史悠久、民俗风情独特,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近年来成为旅游的热门之地,全市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守住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脱贫攻坚以来,陇南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抢抓美丽新农村建设机遇,整合资源,探索创新,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不仅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而且提高了农民就业率,把“风景”变成了“产业”、将“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探索出了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的陇南模式。

  康县长坝镇花桥村村民卯张宝以前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背井离乡辛苦一年下来,往往只能勉强混个“肚子饱”。随着康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看着花桥村慢慢变成了旅游景区,卯张宝果断选择回家创业。

  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卯张宝开起了农家乐,一年毛利润就有十几万元。花桥村里的40多户群众,如今一半以上办起了农家客栈,剩下一些不愿开客栈的群众也开始在家里搞养殖、种植,把自家的土鸡和新鲜蔬菜送到农家乐的厨房里,一道吃起“旅游饭”。

  如今的康县,以“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花桥村为代表的342个美丽乡村,也通过全域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带动贫困群众不断增收,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相统一的格局。

  2019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142.04万人,收入28.8亿元,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陇南的亮丽名片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之一。

  拆危治乱:改善环境提振精神

  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群众来说,“空”的是口袋,“缺”的是精神。烟熏火燎、残垣断壁,晴天两脚土、雨天一巷泥的景象,是陇南大多数贫困村的标准景象。

  群众没有脱贫致富的信心,政策再好、产业再多,都是空摆设。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陇南市各级党组织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把拆危治乱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新举措。拆危旧房、治脏乱差,村庄的面貌大变样,群众的精神头更足了,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更坚实了。

  礼县罗坝镇郭家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干部亲属表率、驻村干部督促,巧妙地将“拆”和“治”相结合,集中民意民智,就势就地取材,按照村庄原有的形态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村子环境变了样,去北京打工的外孙女回来都一个劲地夸赞。”村民杨暖心老两口在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重新修整了住了大半辈子的老屋,种起苜蓿搞起了养殖,趁着最近春暖又盘算着硬化自家院子。屋外草绿花红,屋内明窗净几,苦了大半辈子的杨暖心,终于过上了像样的日子。

  在拆危治乱中,陇南市各级党组织尤其是乡村两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发动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组建党员突击队4500多支,带动55万多名群众参与,形成了组织引领、党群联动、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

  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万多户。同时,无人居住危旧房、废弃圈舍、残垣断壁等安全隐患得到有效解决。

  不仅要更干净,还要更便捷。配合拆危治乱工作,陇南因地制宜消除供水盲点和季节性缺水问题,累计解决180多万人次的安全饮水问题,硬化通村路1.2万多公里,行政村硬化路、宽带和自然村动力电实现全覆盖,让广大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组数字,可以看出陇南市脱贫攻坚最真实的变化:脱贫攻坚以来,陇南市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30.46万人减少到3.69万人,8年间减贫126万多人。6个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6%,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21元提高到7734.2元。

  如今,走在陇南的大山里,看到的是更宽的路、更大的房子,听到的是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战贫战困的奋进故事。致富有产业、管理依托大数据,脱贫攻坚的步子越走越稳、越走越快,“陇上江南”的发展步履铿锵。

  记者 洪文泉 陈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动画|清明逢疫情,祭扫需牢记这些 动画|清明逢疫情,祭扫需牢记这些
  • 甘肃森林消防公益短片:文明祭祀 防火保林 甘肃森林消防公益短片:文明祭祀 防火保林
  • 8条旅游精品线路发布,这个清明假期武威等你来! 8条旅游精品线路发布,这个清明假期武威等你来!
  • 云·看兰州之文化记忆-趣谈非遗 云·看兰州之文化记忆-趣谈非遗
  • “云·看兰州”之故城时光- 趣谈老城门 “云·看兰州”之故城时光- 趣谈老城门
  • 最美白银四月天!黄河石林自驾游四条精品线路发布 最美白银四月天!黄河石林自驾游四条精品线路发布
  • 四月书香润陇原| 甘肃少儿出版人的战“疫”答卷 四月书香润陇原| 甘肃少儿出版人的战“疫”答卷
  • 天水市市场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召开 天水市市场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召开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互联网健康服务体系惠民 兰州大学第二
2   陇周刊(2020年第3期)
3   徽县大河店镇:乡村花海醉游人
4   喜讯!康县七个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
5   武都:中药材产业实现产销两旺
6   康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7   肃南:肉兔养殖托起创业梦想
8   高台: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9   靖远:“好房东”减免420万元租金全面
10   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 畜牧业拓宽致富
11   会宁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教
12   武都:加强调度压茬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3   金塔:“苦药材”种出“甜生活”
14   兰州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 云端祭祀更
15   武都:白龙江畔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