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 抗疫一线“侦察兵”
原标题:王芸 抗疫一线“侦察兵”
记者 高于婷
1月30日凌晨,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出了新冠肺炎第一例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后结果仍为阳性,实验室工作人员连夜将标本送达省疾控中心待复检。匆匆夜色中,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流行病学调查队队长王芸与同事3人组成一支队伍,携带防护设备和疫情处理箱、流调箱、采样箱,立即奔赴宁县人民医院隔离病房。
流调人员与病人直接接触,随时面临着不可预知的风险,与病例接触时间越久,感染的风险也就越大。王芸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与病人建立良好沟通,从一个个细节中搜寻信息线索。为了摸清该病例的活动轨迹,王芸忙碌了10多个小时。从病房出来后,又通过微信、电话,一遍遍核实信息,直到完成流调报告,为病例接触人员划定管控范围,并上报市联防联控办公室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后,她又匆匆返回了单位。
王芸返回单位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3点了。这天又恰逢她值班。因为王芸已经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办公室决定调换下一组人员来应急值守,但王芸考虑到近期是返庆人员发病的高发期,坚持继续开展应急值守工作。等再次回到家时,已经是4天后的深夜了。
疫情发生后,王芸的工作任务一天比一天重。每一例疑似病例的流调报告,王芸都得仔细审核。查看疑似病例在返庆后的行踪中是否有疏漏、是否有一些可疑点没有纳入报告、管控措施有无漏洞等。同时,她还得收集各类资料信息并进行分析,对疫情走向进行研判和风险评估并上报、建议建言,每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只为了我市疑似病例“零漏网”。
2019年12月底,基于丰富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经验和敏锐的职业意识,王芸第一时间关注到武汉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持续分析相关信息,推演应急工作的各个细节。“物资、人员、应对预案、新发疾病防控要点……种种问题扑面而来,虽然压力很大,但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我必须肩负起责任。”王芸说,“既要保证流调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做好自我防护、不被病毒感染,又要掌握所有的细节信息,确保能在后续采取的措施中将潜在的危险和易感人群隔离开。”
王芸总是比别人多考虑一些,比别人早走几步。作为在急性传染病防控一线从业多年的一名“老兵”,她明白和传染病作斗争最要紧的是装备,在紧急盘点所有应急储存库存后,她提前多方衔接,及时购回防护服200套、靴套300双,为实验室检测、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物资基础。
王芸随即完善应急措施,积极参与单位、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抽调组建8支应急处置队,并担任流行病学调查队的队长。为加强市级流调队的应急能力,王芸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变化快的实际情况,晚上挤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以对工作提出专业指导建议,并对全单位开展防控全员培训,反复对抽调人员防护装备穿脱和消毒要点、流行病学调查要点、技巧和流调报告的撰写进行培训。
我市出现疑似病例报告后,王芸带领流调队与时间和病毒争先,用耐心换取患者信任,全面细致地剥茧抽丝,逐步梳理出患者活动轨迹的准确信息,排查出密切接触者,成为疫情防控战线上的“侦察尖兵”,为防止疫情扩散和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能放过一例可能的疑似病例,也不能将其他疾病纳入新冠疑似病例中去,既不能漏,也不能扩,既要保证全市人民的安全,又要保证基层本就薄弱的疾病防控体系人力物力不空耗。”王芸承受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她和同事协同合作,最终以全市3例疑似病例100%确诊,所有人群没有出现1例二代病例的成绩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近两个月来,各种疫情防控工作事项和连续无休奋战充斥着王芸的生活,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4个小时以上。王芸经常会被人问道,“你怎么撑下来的?”当然,她也曾有几次感到身体撑不下去,可一想到自己作为一名疾控人的职责和使命,她顿时又充满力量,“不论有多久,我都会坚持撑下去!”
如今,我市经济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随着人群流动性也越来越大,疫情防控工作难度也在加大,王芸和她的同事们,又马不停蹄地投身到了新阶段的疫情防控战役中去,排查社区、超市、车站、机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时刻保持着对外来输入的警惕,守护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相关新闻
- 2020-03-31哪里需要,我们就在哪里——记庆阳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 2020-03-31张海燕:医患成为最亲密的“战友”
- 2020-03-30今天,我们可以摘下口罩吗?
- 2020-03-30居家生活 学会保护自“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