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田间地头“书香浓” 科技力量助春耕

图为:通过“百草园”app实地学习枸杞修剪技术
“自从有了这个软件,在春耕农忙时期,也能随时学习各种技术,看看其他地方的新技术,也对发展产业很有帮助。”连日来,瓜州县梁湖乡银河村村民魏居诚通过农家书屋“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APP学习种养殖技术、了解三农政策。
现年37岁的魏居诚,种植15亩苜蓿,7亩甘草。今年,魏居诚利用疫情“宅家”期间下载了“百草园”APP,“线上”学习各类政策和技术,谋划春耕种植计划。针对如何选种、如何应对当地恶劣天气、如何选择化肥等问题,魏居诚积极查阅相关知识“取经”“淘宝”,并和其他农户一起互相探讨“春耕经”,全乡掀起一股学科技、用科技、促春耕的热潮。
“以前干完活就是看手机、刷抖音,现在这个APP不仅能学各种知识,还能看电视、听有声图书,看新闻,很长知识,这个软件真不错。”瓜州县梁湖乡银河村村民李月娟说。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数字阅读需求,甘肃省委宣传部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于2019年9月启动全省农家书屋阅读示范活动暨“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瓜州县对全县15个乡镇的75名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线上平台操作培训,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覆盖农村、面向城市、全民参与的数字化文化系统,在丰富全县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扶智扶贫扶精神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张树林是瓜州县沙河回族乡民和村村民,种植着9亩红枸杞。这两天,张树林在地里利用“百草园”APP,边学习边实践。
“像去年我们剪枸杞子的时候,乡上人也过来培训了,就是培训过就忘了,结果没剪好,收成就不如别人,现在好了,我用村上说的这个APP,边看视频边学的剪枸杞枝,也能分清那个是长果子的,那个是该剪的,今年我的枸杞子一定能有个好收成。”张树林说。
与张树林一样,瓜州县沙河回族乡许多村民利用农家书屋数字化运行,让农家书屋“动”起来,农民脑袋“活”起来。“以前只能农闲时间去农家书屋,现在有了这个APP,能随时学习充电,真正成了我们农民春耕生产的好‘参谋’。”瓜州县沙河回族乡沙河村村民翟增表说。
近年来,瓜州县沙河回族乡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推进农村群众精神扶贫和乡村文明建设的“加油站”项目,加大力度实施,创新措施管理,引导农村群众农闲时节学知识,不断激活乡村发展造血功能,全力引领群众树立新风尚,努力让文明实践成果扎根基层、遍地开花结果。目前,全乡共储藏文学、科教、财经、少儿、农业等各类书籍、杂志、报刊6800本。结合“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为积极借阅图书的群众增加积分,有效提升了群众读书的积极性。
今年,瓜州县依托甘肃省‘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积极推广农家书屋数字化阅读,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学科技的主阵地、宣传政策法规的主战场、提供市场信息的主渠道,开启村民致富路。至目前,全县80%的农民群众已完成了“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手机注册工作,让群众足不出户了解最新科普知识,免费阅读收听正版图书、有声读物等,千方百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用科技力量助力春耕生产。
通讯员 朱丹丹 秦怡 柳雪敏 文/图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