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本报讯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电子化交易的优势,开启“绿色通道”,简化交易流程,精简办理事项,搭建和启用不见面开标大厅,进行网上投标,进行网上投标、开标,全力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安全有序高效运行,为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疫情防控、政府采购等项目的招标采购做好服务保障。截至3月5日,受理建设工程项目51个,政府采购项目142个,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27宗,采矿权出让3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25%。
开启“绿色通道”。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政府采购涉农项目优先办理进场交易手续、优先安排交易场地。实行容缺受理,凡是立项批复、资金来源已落实的项目,先行办理进场交易相关手续,其他所缺资料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前补齐。确定专人、专门科室办理相关业务,通过设立热线、搭建新媒体交流平台、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咨询、衔接、协调等服务。利用中心信息平台向交易各方主体实时发送交易活动进展情况、办理过程和注意事项。项目受理、开标、评标等不分节假日,不分白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限时办结。
实行全流程“网上办、不见面”。关闭线下交易平台,所有项目交易资料提交、信息发布、招标文件补遗澄清、保证金缴退、数字证书办理、中标通知书发放等事项均在线办理。开发和部署远程异地评标音视频交换系统,已实现与省内各类交易平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2月21日,成功完成了首例不见面投标、开标项目,实现了服务对象“一趟都不跑”。
实行限时办结。项目进场交易的所有环节,落实限时办结制。采用公开招标形式的,在20日内完成;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的,在10日内完成;采用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方式采购的,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坚持“特事特办”。疫情防控物资采购、防控设施及医疗设施建设项目可由招标人确定发包对象,压缩交易时间。对于重大项目、民生工程项目,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组织交易。同时,取消和删减办理环节9项,取消资质证书原件、委托证明等5个证件。
积极落实鼓励中小微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的政策。要求招标人不得将企业规模、业绩和性质作为资格审查的条件,不得在招标文件中限制和排斥中小微企业参与投标;要求评审专家在推荐中标候选人时,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张 鹏
相关新闻
- 2020-03-06定西市工信局:转变作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2020-03-06定西市纪委监委以强监督汇聚全面从严治党正能量
- 2020-03-06陈曾勇在定西经济开发区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 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 2020-03-06抗“疫”一线,青春力量十分“靠谱”——记奋战在“疫”线的定西渭源各级共青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们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