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红色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记嘉峪关市长城区利民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张天顺
原标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传播红色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记嘉峪关市长城区利民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张天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红色基因满堂屋,方寸小馆大世界。”日前,在嘉峪关市利民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走进嘉峪关市长城区利民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张天顺家,门口挂着一块极为醒目的牌匾,上面写着:党员张天顺红色收藏展览室。进门后,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每面墙上、柜子里、茶几上,一件件藏品摆得满满当当。
张天顺是酒钢集团公司退休老党员。他说,做红色收藏和毕生所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密不可分,长达34年的档案工作经历不仅让他有了收藏的习惯,也让他退休后萌生了办一个红色收藏展览、传承红色基因的想法。退休后,为了办好展览,张天顺在自己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里腾出10余平方米专门用作展览室,日积月累,红色藏品达2800余件。
“我办这个家庭红色收藏展览室,是希望它能成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让参观的人受到红色文化熏陶,内心有一些触动,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说这话时,张天顺眼睛里闪着光亮。2007年7月1日,张天顺的家庭红色收藏展览室正式免费向市民开放。时至今日,他的红色展览室已免费开放13年,观展党员群众达1万余人次。
入伍通知书是张天顺的第一件收藏品。1965年,19岁的张天顺应征入伍,接到入伍通知书那天,他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他把入伍通知书珍藏在一个小盒子里,这一保存就是50多年。1971年3月,张天顺响应党中央“到三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从沈阳部队来到了茫茫戈壁嘉峪关,在酒钢集团公司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在酒钢档案馆工作期间,张天顺认识到档案工作“留史、资政、育人、存凭”的特殊价值,开始有意识地将藏品分门别类、整理归纳,并着手收集整理家庭档案。
1997年3月,酒钢集团公司下岗分流,张天顺提前退休,暂时离开了为之奋斗20多年的档案工作。无意间,他从报纸上看到老家河南出了“红色亿元村”南街村的报道,于是便慕名自费到南街村考察。
“这样一个引起国内外关注、拥有20多家企业、年产值近20个亿的明星村,档案工作跟不上,该是多么大的损失!”张天顺说,回到家后,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样一个村子,不论将来能走多远,它的实践所产生的档案价值,都是极其珍贵的。”随后,他毅然决定去南街村,为南街村整理档案。在张天顺的指导参与下,南街村档案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新闻媒体和参观者,并获得国家档案局和档案界的一致好评。
2005年,在南街村档案馆工作了整整8个年头的张天顺“功成身退”,回到了嘉峪关。“二次退休”的他仍然闲不住,他一边照看孙子,一边收集整理自己的家庭收藏。一有空,他就到旧货市场或旧书摊去“淘宝”,一些不起眼的老照片、宣传画、老物件,到他这里都成了“宝贝”。
“这些红色收藏品就像一个巨大的正能量磁场,看着它们就觉得浑身有力量!”2007年7月1日,他的家庭红色收藏展览室正式开放。一开始,展览室不为大家所知,社区党支部在入户中发现,这是一个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是经常组织党员来此接受教育。张天顺和他的家庭红色收藏展览室才渐渐被大家熟知。
“老党员张天顺用他收藏的一件件珍贵实物,生动鲜活地向我们讲述着一段段革命和发展的故事,用实际行动传播着红色精神,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利民社区党员王小华说,她已多次来过红色收藏展览室,但每一次都有新的认识。
“红色照亮心里,收藏传承记忆。”如今,每天早上,张天顺都会挑出自己的收藏“珍品”,备好茶水零食,迎接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有时一天要接待好几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尽管讲得口干舌燥,但他依然乐此不疲。13年来,这间位于居民楼内的红色收藏展览室吸引了嘉峪关市各行各业的参观者近万人,不少党支部组织党员前来参观学习,还有些党支部选择在这里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特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张天顺的红色收藏展览室积极发挥作用,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先进典型教育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成为社区繁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目前,嘉峪关市长城区及利民社区正筹划着为张天顺办一个红色展览馆,方便党员群众参观学习。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