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人的“幸福账本” ——陇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六)
原标题:陇南人的“幸福账本”
——陇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六)
徽县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形式大力推动乡村幼儿园建设,促进幼儿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图为虞关乡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欢快地做游戏。本报通讯员 尹辉东 摄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与关爱。近几年来,我市深度落实“433”重点工作,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广大群众的满意度显著增强。
本报记者 马丽红
民者,国之本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脱贫攻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热点,集中推出一系列重点改革举措。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明确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在甘肃视察时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安排,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关心关爱受灾群众和城乡困难群众,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总书记的殷切期望,面对老百姓的热切期盼,近年来,陇南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最重要的议事日程,想方设法守住民生底线,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实事。
“坚持公平性、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市委书记孙雪涛在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中用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2018年8月5日,市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再次提出:要聚焦公共服务,在教育卫生与保障兜底上再加力,切实减轻贫困家庭教育医疗负担,落实社会保障和救助各项政策,强化稳定脱贫保障……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从上学到就业,从如厕到就医……市委、市政府把人民关切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民生的“大责任”扛在肩上。
一项项举措、一串串数字,展现着民生持续改善的轨迹。
将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
8月8日,陇南市支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双向选择招聘会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毕业于护理专业的王娟丽和同伴早早入场,仔细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位。
记者了解到,2019年,市人力资源市场固定在每周六举办“周六招聘会”,为广大求职者牵线搭桥找工作。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形势,市委、市政府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就业创业援助、就业扶贫等政策,坚持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相结合,以创业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为支撑,帮助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伍军人就业创业。
2019年,全市选拔招聘198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同时,采取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开发公益性岗位等针对性措施,帮助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支出就业补助资金4042.3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785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9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74人;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39714人,新开发2434个乡村公益性岗位,新认定扶贫车间72家,共吸纳377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全市还坚持把加强技能培训作为促就业、保增收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程,结合劳务市场用工需求,采取校企合办、委托培训、预备役培训等方式,规模开展建筑类、电子类、服务类、农业类等十个大项近三十个工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上半年累计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5.63万人。
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稳定有序,截至6月底,全市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61.32万人,实现创收80.98亿元。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精准对接机制,与山东省青岛市签订了对口帮扶劳务合作协议,通过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用工招聘会,有组织输转劳动力1280人,在青岛援建陇南项目中或通过帮扶实现省内转移就业劳动力1369人。
同时,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对创业形势、政策机遇、创业方向、项目选择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立省、市、县级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13个,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到2.4万多人,带动8万多人实现就业。
将社会保障作为“兜底网”来抓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
“我们俩年龄大了,没有劳动能力。如果没有低保,我们的生活就没法过了。”尹初喜说。尹初喜是武都区池坝乡孟家庄村人,今年77岁,老伴是肢体一级残疾,无法下地行走,家庭无固定收入来源。每月的低保让尹初喜老两口的温饱有了保障。
我市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确保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对农村低保进行提标,提标后,农村低保一类对象每人每年4020元、二类每人每年3816元、农村特困人员每人每年不低于5232元。通过社会救助政策性兜底保障,再加上农村居民享受的各项惠农政策收入,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持续实现了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补助资金4.16亿元,实施临时救助4969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726.56万元。
同时,我市加强特困人员分散供养制度建设和集中供养服务,在分散供养上,大力推广“西和经验”,着力完善落实四项制度,达到“四有”目标,对分散供养中有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优先集中供养,切实帮助特困人员解决生活困难。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为17328名城乡特困人员累计发放补助资金4916.1万元。
两当县杨店镇灵官村80多岁的吕春花老人体弱且残疾,儿子没有赡养能力,原本生活艰难,但是现在,村上帮她盖起了房子,每年领村里合作社的扶贫股分红,看病能报销,享受各种惠农惠民政策。
2018年,陇南建成城乡养老机构8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0个、医养结合示范点10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率97%,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7.6%、6.3%和7.6%,为农村老年人和留守儿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656万元,兜底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老有所养,对鳏寡孤独群体给予特殊照顾,以居家养老为主,集中供养、日间照料为补充,全面落实高龄补贴、养老金和孤儿生活补助等政策,多重保障措施织密筑牢了社会兜底的“保障网”。
将健康扶贫作为“保护伞”来抓
近年来,陇南以推动健康扶贫为根本,以健康陇南建设为目标,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以中医药发展为主轴,以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和市、县、乡、村医疗联合服务一体化改革为两翼的“陇南解法”。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陇南已逐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70岁的武都区马营乡龙沟村村民尹辽英,患有糖尿病多年,去年住院近半年,花费6万多元,医保报销了4万多元。“多亏有医保,这要是以前,都不敢进医院,怕拖累儿女。”得益于大病保险制度的建立,尹辽英如今能够安心治病。
看病有保障,百姓才无后顾之忧。通过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对参合农民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再给予补偿,并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形成多重保障机制,提高参合农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同时,积极推广“一站式”结算服务,建立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设立了一站式结报窗口,并实现了先诊疗、后付费。
今年制定出台的《陇南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方案》,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六统一”制度,即: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并将城镇职工医保住院年度累计报销限额由原来的4万元提高到8万元。
“我的户口在武都,以前看病报销觉得很麻烦。现在好了,不需要再回武都,在宝鸡就可以直接结算。”从宝鸡回武都探亲的谈三仓说,“医保异地直接结算政策可真是给我带来了很大方便。”
我市全面落实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报制度,所有持社会保障卡的参保人员,在医保中心办理异地备案手续后,可以在全国各定点医院住院并直接报销,执行就医地医保目录,陇南市市级统筹报销政策。
将教育作为百年大计来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而且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幼儿园是我的家,我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在徽县江洛镇游龙村幼儿园小班的教室里,孩子们正手拿摇铃和老师一起唱歌。“过去,上幼儿园是城里孩子的事,对我们乡里人来说,孩子进课堂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现在,村里建成了幼儿园,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的靳玉萍高兴地说。
与靳玉萍有相同感受的人,在陇南有很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幼有所育”排在必须取得“新进展”的7项民生要求的首位。“十二五”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由城镇向农村延伸,基本形成了覆盖县、乡、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17年,全市共有公办幼儿园452个,民办幼儿园205个,附设园(班)742个,在园幼儿10.9万名。
2018年,全市新建成411个行政村幼儿园。
2019年,全市10家幼儿园被认定并命名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
这一组数字只是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缩影。
我市在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的同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也得到巩固和提高。截至2018年底,徽县、武都区、成县、两当县、文县、西和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1%,城区学校“入学难”“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近年来,我市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普通高中建设,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升学率逐年增长。2019年,我市共有8183名考生被各类本科院校录取,比去年增加701人。
新时代当有新作为,陇南全市上下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精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陇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关新闻
- 2019-09-17金昌市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 2019-09-17六大特色名片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金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 2019-09-17扎根西部热土 服务谋求发展——兰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 2019-09-16立体交通,为陇南插上腾飞之翼 ——陇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