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稳步扩大金融规模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本报讯 (记者蔺泽华)今年以来,市政府金融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盯“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不断丰富金融业态,稳步扩大金融规模,加强融政企合作,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全市金融服务覆盖率、可获得性和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
稳增长扩大金融总量。修订完善了市政府金融奖考核办法,按季度加强对全市金融机构的考核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贷款规模,下放贷款权限,优化信贷流程,加大对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截至6月底,全市存贷款规模、增量等指标均处全省前列。从增量上看,全市当年新增贷款27.47亿元,新增存款94.37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从规模上看,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77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55亿元,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6位。从增速上看,全市人民币贷款增速2.87%,存款增速14.34%,分别居全省第6位、第3位。
聚业态完善金融体系。积极推动“引行入定、推行下县、布点进村”工作,进一步争取和支持全国性和区域性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与蚂蚁金服合作,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7家、保险公司19家、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担保公司16家、典当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35家,银行业在行政村设立各类简易便民服务点3924个,投放各类电子机具13901个,各行政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全部组建完成。全市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融资性担保公司、互联网科技金融等多层次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金融市场体系。
去杠杆疏通融资堵点。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定期召开“融政企”对接活动,筹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设立转贷基金,出台基金、担保、信贷、保险、财政和税收“六位一体”资本市场综合扶持政策,多措并举解决融政企信息不对称、企业转贷难、直接融资不足等问题。截至6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4.61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35.52%。依托“陇西农发供应链金融模式”,为陇西38家香菇合作社发放贷款2000万元;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48笔71亿元;依托金服公司应急周转基金为全市27户企业成功转贷2.1亿元;依托甘股交,为全市4户企业倒贷6.57亿元;全市共实现直接融资达1.12亿元。
补短板服务脱贫攻坚。紧盯产业短板,完善担保体系,创新融资担保方式,筹集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加大信贷投入,加快特色产业工程贷款的投放。截至6月底,全市筹措补偿金1.09亿元,特色产业工程贷款余额70.1亿元;针对脱贫产业抵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能力弱的实际,按照“所有贫困户、贫困户所有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三个全覆盖总体要求,加快农业保险承保进度。全市已完成省级下达农业保险全年任务的88.8%,完成率居全省首位。聚焦脱贫攻坚交通短板,衔接省农发行,争取到农村交通中长期扶贫贷款7.8亿元;衔接农发行定西分行,成功发放全省首笔PPP模式教育扶贫贷款3.85亿元。
优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开展了以“携手筑网·同防共治”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和金融领域扫黑除恶集中宣传活动,加强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投资公司、互联网金融的日常管理,强化各类不良贷款清收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高利贷、暴力收贷等金融违法行为,推动涉众型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全面优化了全市金融环境。
下阶段,市政府金融办将在上半年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加强金融机构招引,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资金投入,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全面推动全市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 2019-08-28定西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 2019-08-28定西陇西县:群众住上美丽安居房 过上幸福好日子
- 2019-08-28定西渭河源景区受游客青睐
- 2019-08-28唐晓明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强调 咬紧招商引资不放松 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保证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