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精准把握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思想精髓
【专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
原标题:全面精准把握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思想精髓
王晓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指导意义。近年来,甘肃贫困人口已减少到11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5.6%。但甘肃仍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困难的省份之一,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为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务必要领会吃透、全面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思想精髓,聚合力,出实招,务实效,强力推动反贫困系统性制度建设,这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一、反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依靠制度优势,以精准扶贫为导向,构建起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反贫困治理格局,新时代的中国反贫困斗争不仅进入了脱贫攻坚期,而且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的历史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国的扶贫开发为世界反贫困工作的深度开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借鉴。
二、精准扶贫是中国为世界反贫困做出的突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并提出要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扶贫必先识贫,建档立卡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贫困人口底数,但这项工作要进一步做实做细,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甘肃等地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绘制贫困地图,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挂图作业,按图销号,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倒排工期,不落一人,这样的探索符合精准扶贫要求,应该积极提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近6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截至2018年底,全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1.7%,创造了中国反贫困史上的最好成绩。
三、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是反贫困的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要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着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广大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脱贫致富,要把贫困群众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其思想精髓是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聚焦贫困群众的能力养成和自我发展潜力培养,变“输血”为“造血”,既解决物质贫困,更解决“素质贫困”,在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能力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决战脱贫攻坚,着重围绕激发内生动力,打出“强”“帮”“转”“扶”“合”一套组合拳,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可持续脱贫、可持续致富的长效机制。
四、全方位构建系统性制度安排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必须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并强调要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系列性、全方位的反贫困制度安排,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生态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又提出围绕扶贫攻坚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等五个方面要求,更会将中国的反贫困制度安排推向一个新高度,更具有战略持续性和长久制度效率。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相关新闻
- 2019-01-16因地制宜发展“扶贫车间”
- 2018-07-17【理论】刘芳彤:义务教育扶贫要更精准
- 2018-06-22【理论】创新扶贫方式 助力脱贫攻坚
- 2018-06-22【理论】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养老服务业的融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