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走进新时代】讲述春天的故事——走进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
原标题:【壮阔东方潮 走进新时代】讲述春天的故事 ——走进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
本报记者 刘健
改革开放40年春潮激荡,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陇原大地精彩上演。今天,庆祝改革开放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正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进行的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现场,通过一幅幅镌刻历史的照片深切感受了40年甘肃大地的伟大变迁。
甫入展览大厅,一幅人们一起考察养鸡场的黑白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中,一位年轻妇女正向人们介绍养鸡经验,脸上两个开心的酒窝引人注意。与照片并列的,是一张1980年6月的《甘肃日报》头版版面,版面头条刊登的是《高学兰养鸡对不对?》。版面下方,附了一张1982年省政府颁发的“甘肃省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影印件。
图中的妇女就是高学兰——兰州市西固区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在那个体制机制僵化、观念落后的年代,高学兰在家中养了一群鸡,用于发展副业改善生活条件,然而却引发了一场“姓社”还是“姓资”的大讨论。
关键时间,时任省委书记宋平专程来到高学兰家实地察看鸡舍,并亲切地对她说:“大胆地干,脚步可以迈得更大一点。”
“宋书记的这句话,给我吃了定心丸。”回想当年的一幕,已76岁高龄的高学兰在图片展现场激动地对记者说。
之后,《甘肃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倡导人们解放思想,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如今的高学兰,家庭和睦、子孙满堂,住在西固区一座环境优美的小区里。回望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路程,她说:“变化太大了,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民以食为天。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的甘肃人却总为粮食而犯难。
“当看到生产粮食的农民吃不饱肚子,我就非常心痛。”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名誉所长王一航说。
70岁的王一航是改革开放后,甘肃农业大发展的亲历者,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恢复高考后,我才有机会考上了甘肃农业大学。”王一航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许他又会是另一种人生。1982年,大学毕业的王一航被分配到甘肃省农科院,前往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设在渭源县会川镇的马铃薯育种站工作,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马铃薯育种研究。
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马铃薯科技项目20余项,相继选育出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12个,在甘肃全省以及宁夏、新疆、青海、陕西、四川等周边省区累计推广4000余万亩,取得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有力助推了甘肃省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在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上,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了王一航不平凡的“洋芋人生”。
站在一幅印有《黄河母亲》雕塑的照片前,我省著名雕塑大师何鄂感慨万千。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这件作品的诞生。”回想《黄河母亲》的创作历史,何鄂说。
上世纪80年代,兰州市百废待兴,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城市发展动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迸发,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受兰州市委托,1984年,何鄂开始创作《黄河母亲》。两年后的1986年,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的《黄河母亲》雕塑在黄河岸边落成,成为兰州的一张城市“名片”。
何鄂说,是改革开放打开了她的视野,让她以世界的眼光看待艺术创造。40年来,何鄂的作品遍布20多个省市,并走向海外。
“我82岁了,但依然激情满怀,我愿意创作更多的作品留给这个伟大的时代。”何鄂说。
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人民。
在反映生态建设的展览区,一组武威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37年如一日坚持治沙改善生态的感人事迹图片,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响。
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脚下的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39.8万亩。上世纪80年代初,土门镇郭朝明等六位老汉硬是凭着防沙治沙、保卫家园的决心和毅力向荒沙挑战。
37年时光荏苒,“六老汉”中的4人已离世,但八步沙的治沙却从未停止——他们的子孙接过治沙接力棒,成为第二代、第三代治沙人。
“以前治沙靠驴车,后来有了摩托车,现在变成了汽车。”展览现场,“六老汉”之一的张润元老人说,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国家富了起来,治沙能力一天天变强了。
如今,走进八步沙,沙枣、花棒、白榆等沙生植物“织”成的总面积达18.5万亩的“隔离带”裹住了风沙侵蚀的脚步,保护住了古浪县土门等三个乡镇5万群众的生活家园,成为改变陇原生态面貌的一座丰碑。
伴随着亲历者的讲述,一幅幅珍贵图片、一幕幕真实影像,在回望与感怀中,更加激发着人们的斗志,坚定着人们矢志不渝的决心——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